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
盘龙城其实不是城,而是个县。至于为什么得了个“城”的名字,据张甲说,这是近十来年才有的事情。
故事的前半部分,阿英从小听得很熟。无非是宁祐七年,兀戍人破金平、灭大宛,朝廷匆忙南渡,连年兵燹。
一时间,乡绅豪强豢养的私兵,“吊民伐罪”的义军,剪径劫道的强梁,趁乱滋事的狂徒,你方唱罢我登场,横行无忌。
所谓天下已平蜀未平,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既已如是,蜀地更是一塌糊涂。
故事的后半截倒是很新鲜。也正是在那时,汵州出了两位豪客,一个乃草莽英雄万金堂,倒卖私盐起家;一个称仗义疏财贺如兰,商贾世族出身。二人共襄义举,不过三年,市井乡里风气为之一清。所办保境安民的“金兰会”,威望声势比县衙、州府还要壮上三分。
直到开乾五年,大宛同鞑子交纳岁贡,划界求和。
外患暂消,朝廷立即着手整顿“内忧”,一道清剿令发下,越做越大的金兰会成了“水匪帮”,万金堂、贺如兰二位,也由义士变作匪首,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是因为这个,才叫的盘龙城吗?”阿英问。
张甲摇头道:“危急时刻,有第三位好汉挺身而出,扶危济困不说,又矜孤恤贫、敬老养疾,将汵州上下整治得民情安乐,铁桶一般水泼不进。”
因了这一副侠义心肠,雷霆手段,江湖朋友们都叫他……
阿英:“叫他?”
张甲一噎,生硬地将话音一转:
“……汵州狗官许下赏金十万,要取他项上人头。这好汉命人将榜文贴在码头立柱之上,走入州府,大喝一声:‘人头在此!’吓得一众狗官连连磕头,赏金悉数奉上。好汉抬手便将金银掷入汵江,头也不回,仰天大笑而去!汵江沿岸,从此沥水可得金沙——你道这好汉是谁?”
他说话半文半白,好不古怪,像是偷学了说书先生的套词。阿英听不大懂,只是摇头。
张甲拍案大笑:“‘一掷万金’叶总舵主,晓不得?咱们金兰会的……”
话音未尽,人已被烦不胜烦的杨三月搡出了舱外。
到最后阿英也没能明白,盘龙县究竟为什么成了盘龙城?
有道是:江湖舟楫千帆市,烟火人家两岸声。此刻望着盘龙城门,明月逐清风,捎来人声杂沓、笑语喧阗,阿英心中模模糊糊地,似乎有所领悟。
往日总听阿姐讲述州城如何繁盛,今日亲见,大市镇果然不同。就连过往行人,看着都比咸水湾最阔的人家还要白净些、富态些。
码头附近立着高高的木架,牌棍、旗帜俨然,上书“严拿匪徒”“按律惩罪”等字样,威势颇壮。下方如张甲所言,贴了两大张缉捕画像,上面画了两个人。
一个是铜浇铁铸、遍身粗肉的凶神,袒露的胸膛上,探出一条青郁郁的过江猛龙来。
另一个绸衣玉白,印着金丝兰花纹,却是个雅致的书生模样。
一左一右,描画细致,不像拿贼,倒像是威风凛凛的门神。
阿英默默道:“七……”
杨三月有些意外:“你看得清?”
其实阿英只认得那么一个字。然而榜上究竟写了什么,已经用不着杨三月作答了。
城门之下,一队人马疾步迎了过来,往来居民一迭声地作揖问好。阿英一揉眼睛,只见当先那人白衣飘飘,像是刚从画上走下来的一样。
码头边一群腰悬兵刃的船客纷纷上了岸,山呼海啸道:“叶总舵主!万堂主!”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威名赫赫的金兰会叶总舵主,叶霄贤。
“万堂主”万老七虎着一张脸,缀在几步之外。
张甲躬身上前,压低声音对万老七禀道:“七哥,少林寺崇远大师,武当派聂庸副掌门,金陵顾家子侄,丐帮众长老,闽东太姥山林掌教携五位弟子,潇湘门下三支门主,还有荆楚一带的同门同道,都已经载到了。”
叶霄贤一面与百姓致意,一面同左右亲随交代各类事项,步履不停。听见他说话,回头问了一句:“路上一切都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