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有点甜》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爷爷说的真好,孙女受教了”
苏云希给苏老爷子拍了一个彩虹屁。
“那也得是我有个好孙女,不仅貌美如花,还能挣钱养家”
看着这对着自家闺女又是另外一副面孔的亲爹,爷孙两还在互相拍着马屁,苏二勇欲哭无泪,他肯定是捡来的。
最后,苏老爷两百文的零钱给苏云希做零花钱,整钱就放在他身上。
三人先来到粮店,家里虽然还有些粮食,不过也不够坚持到秋收,还得再买点。
按苏老爷子的想法是买最便宜的粗面和糙米,只五文钱一斤,耐饿又管饱,奈何苏云希不肯。
她来了一个多月,也吃了一个多月的糙米粥,粗面糊糊,估计嗓子都被撑大了一圈,之前是没钱没办法,现在有钱了,她也想吃点好的。
看着朝着他讨好卖乖的孙女,苏老爷子只能大大方方的买了一百斤细面和一百斤陈米,这两个价格一样,都是八文钱一斤,至于最好的精米和精面还有黄小米,都要十三文一斤,苏云希自己也没舍得买。
之后又买了灯油,盐酱油等一些必须品,买的多店家还大方的送个两个装米的麻袋,又答应帮忙送到城门口的牛车上,到时候找小牛就行。一共花了一千零八百文。
然后是布店,进入四月份后,天气开始变热,家里人的夏装都要重新置办,这些苏老爷子两个大男人倒觉得无所谓,只要不裸奔就行。
苏云希就有点受不了,特别是贴身穿的,布料太硬都能把皮肤磨破,就算不买最好的,贴身穿还是棉布要好些。
最后按家里一人两身衣服,买了三匹粗布,一匹一百五十文,三匹棉布,这还不是最细的那种棉布,三百文一匹,一共花了一千零三百五十文。
布店的老板也答应帮忙送过去。苏云希还“死皮赖脸”向老板讨要了两只黑线,老板被她磨得没办法了,只能忍痛给送了两只。
没办法,在现代苦日子过惯了,那时候去菜市场买菜,买的多的时候也会向菜老板讨要一些姜蒜等的配料,这毛病一时半会还真改不了。
等到了一家书店门口,苏云希有点犹豫,这个时代的笔墨纸砚是很贵的,虽然答应了弟弟们给他们买,那今天这卖药材的钱估计就没剩了。
苏老爷子大概也看出了苏云希的想法“云希,你进去看看吧,既然孩子们有心学,那就让他们学,钱可以慢慢挣,学习的事不能耽误,先看看有没有适合启蒙的书,还有纸笔,先让他们练练手。”
苏云希也就不再犹豫,进了书店,一股浓郁的书墨味传来,里头三三两两的有学子在翻看着书籍,也有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的。
苏云希走进去,向店主询问了她所需要的东西的价格和放置位置。
一刀最便宜的纸五十文,一般品相的笔要三百文一支,一方砚台和一块最劣质的墨都要二两银子,苏云希咂舌,这样的价格,一般老百姓家谁供得起,这还是没算去学堂的费用。
所以说寒窗苦读真是一点都没错,难怪考取了功名后的人都很难坚守本心,那真的是穷怕了。
最后苏云希买了三刀纸,三支笔,一本千字文和一本三字经,她问了店主,一般启蒙就是这两本书,砚台和墨她暂时没买,太贵了,花销不起,以后再攒点钱,正式能上学堂了再来买。
至于墨,等她回家想个法子先凑合一下。
就这也花了四两银子。这让苏老爷子都心疼了好一会儿。不过想到孙女说的,总得让孩子们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总不能像他们一样,一辈子做个土里刨食的。
再往前走,是来到一个成衣店,店名是叫忆婉轩,店老板是个中年妇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艾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