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原文: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寸口脉浮而紧”,这可是中医诊病里的大学问啊!寸口脉,就是我们常说的手腕部位的脉象,这里可是中医诊断的“风水宝地”,通过它,医生能窥探到你身体气血的盛衰、病变的端倪。
脉浮,就像是你在水面上轻轻放下一片叶子,它一下子就浮了起来,这说明病邪还在体表,就像敌人刚刚入侵边境,还没深入到内部。这时候,你的身体会有些外在的表现,比如发热、恶寒等,都是身体在告诉你:“嘿,注意啦,有外敌入侵啦!”
脉紧呢,就像是你在弹一根紧绷的琴弦,那紧张有力的感觉,就是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在激烈搏斗。这种脉象通常表示寒邪侵袭,想象一下,冬天里寒风凛冽,你的身体为了抵御寒冷,正气和邪气就在那里“剑拔弩张”,形成了这种紧张的脉象。
所以,“寸口脉浮而紧”,就是中医在告诉你,你现在身体里有外邪在作祟,正气在和它激烈搏斗,你得赶紧采取措施啦!可能是多穿点衣服,喝点姜汤,或者找医生开点药,把外邪赶出去,让身体恢复平衡。
怎么样,中医的脉象诊断是不是很有意思?它就像是身体的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能窥探到身体内部的秘密。
“浮则为风,紧则为寒”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脉象与病因之间的对应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浮脉与紧脉分别所代表的风邪与寒邪。
浮脉多主风邪。风邪,作为一种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具有轻扬开泄、易袭阳位的特性。它就像是春天的微风,虽然柔和,但却能轻易地穿透衣物,侵入人体。当风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气会与之抗争,导致气血浮于体表,形成浮脉。浮脉的特点是脉象轻按即得,如浮在水面,这正好反映了风邪轻扬、易于外散的特性。
其次,紧脉多主寒邪。寒邪,与风邪截然不同,它凝滞收引,能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当寒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气血运行会受到阻碍,导致经脉紧张有力,形成紧脉。紧脉的特点是脉象紧张有力,如按琴弦,这正好反映了寒邪凝滞、收引的特性。
通过浮脉与紧脉的辨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中脉象与病因的关系。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寒、避风防邪,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这句话揭示了风邪与寒邪对人体不同层面气血的影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卫气和荣气的基本概念。
卫气,顾名思义,是保卫人体的一道屏障,它行于脉外,遍布全身。卫气的主要功能包括温分肉(温暖肌肉)、充皮肤(使皮肤保持紧致有弹性)、肥腠理(使皮下组织保持一定的厚度和弹性)、司开合(调节汗孔的开合,以维持体温和防止外邪入侵)。当风邪侵袭人体时,由于其轻扬开泄的特性,容易扰动卫气,使其失去原有的固护作用,导致人体易受外邪侵袭。
荣气,又称营气,它行于脉中,与血液紧密相关,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荣气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全身,为各个脏腑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当寒邪侵袭人体时,由于其凝滞收引的特性,容易损伤荣气,使其运行不畅,导致营养失司。这时,人体可能会出现畏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等症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澄明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