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途大唐》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在古老的传说里,佛骨舍利被视作佛陀慈悲与智慧的具象化,它凝聚着超脱尘世的力量,每一颗都承载着无数的修行岁月与佛法奥秘,是信徒们心中最神圣的存在。千百年来,围绕着舍利子流传着诸多神奇故事,有人说它能治愈百病,有人说它能消弭灾祸,也有人说它能让人洞悉命运的轨迹,然而这些传说大多只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见过其真容的人寥寥无几,这也让舍利子愈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
在法门寺的日子里,武媚、李治、林羽和唐玄奘各自忙碌又心怀期待。武媚每日虔诚地在佛前诵经祈福,她身着素净的衣衫,跪在蒲团之上,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每一声经文都饱含着她对宫中困境的忧虑,希望能借助佛法之力化解危机,同时,碧霄娘娘的预言也时常在她脑海中回响,让她对未来有了更多揣测。李治则在林羽的悉心照料下,认真筹备着拜香的各项事宜。他翻阅着古籍,仔细斟酌着每一个环节,满心想着为大唐国运求得庇佑,身为晋王的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唐玄奘法师依旧在与寺中方丈和其他高僧探讨佛法,他手捻佛珠,目光专注,时而侃侃而谈,时而静静聆听,为即将开始的西行取经做最后的知识储备和精神沉淀
。
终于,万众期待的佛骨舍利开光大典的日子来临了。开光前,法门寺的僧人们早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用清水仔细擦拭着大雄宝殿的每一处角落,每一道擦拭的痕迹都饱含着对佛的敬意。将烛台换上崭新的蜡烛,火苗跳跃,似在诉说着对佛恩的期盼。又在殿内摆满了鲜花和供品,娇艳的花瓣散发着馥郁的花香,与袅袅香烟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生宁静。寺中的钟鼓楼也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巨大的铜钟和牛皮鼓静静伫立,仿佛在等待着那神圣时刻的敲响。这些准备工作,在佛教中有着净化坛场、积聚善缘的寓意,象征着以纯净之心迎接佛的恩泽
。
当吉时将至,来自各地的高僧大德、信徒善众早已齐聚大雄宝殿。他们身着整齐的僧袍或素净的衣衫,神色庄重而虔诚。主持高僧身披华丽的袈裟,手持法器,缓缓走上法坛。他的面容慈祥而肃穆,眼神中透露出对佛法的敬畏与虔诚。
随着主持高僧的一声吟唱,开光仪式正式开始。众高僧们整齐地排列在法坛两侧,齐声诵读《心经》。在佛教里,《心经》被视为阐释般若空观的精髓之作,其经文虽短,却蕴含着无上智慧,诵读它能开启众生的智慧之门,消除业障
。那诵经声抑扬顿挫,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音节都仿佛蕴含着佛法的智慧,传递着对众生的祝福。与此同时,钟鼓楼的钟声和鼓声也随之响起,钟声悠扬,鼓声沉稳,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钟鼓在佛教仪式中不仅用于报时、集众,更象征着唤醒众生的迷梦,引导其走向觉悟
。
主持高僧双手合十,结出特殊的手印,口中念念有词,缓缓走向放置佛骨舍利的宝龛。在佛教中,手印是一种特殊的身密,每一种手印都代表着特定的愿力与修行法门,高僧结印是为了与佛菩萨的力量相应
。他的动作缓慢而庄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虔诚。当他来到宝龛前,轻轻伸出双手,缓缓揭开覆盖在佛骨舍利上的锦缎。
刹那间,一道夺目而柔和的光芒从舍利中绽放而出,那光芒犹如初升的朝阳,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无尽的慈悲,瞬间照亮了整个法门寺。光芒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波动向四周扩散,所到之处,空气仿佛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变得如梦如幻。
大雄宝殿内,原本静止的佛像在这光芒的映照下,似乎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佛像的双目微微低垂,眼中的慈悲之意愈发浓郁,仿佛在俯瞰着众生的苦难,又似在为这世间的祥和而欣慰。殿内的梁柱、墙壁上的壁画,也在光芒的轻抚下,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纹理与色彩,壁画中的故事仿佛活了过来,演绎着佛陀的一生与佛法的传承。
寺中的花草树木也被这光芒所笼罩,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微风吹过,枝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与这光芒相互呼应,共同演奏着一曲对佛法的赞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锦宫春暖》《这个武神太极端了》《华娱调教师》《天命之上》《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闻此一生》《郎欺》《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稻谷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