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冤千千阕》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能少些麻烦。
宴中人虽都笑意盎然,可委员看得出这其中有几分牵强。
回想起今日京中频发的刺杀案,魏渊摇了摇头,连京官贵人都朝不保夕,无常所言不虚,诚是多事之秋啊。
于明公主的记忆,魏渊似乎继承得并不完全,譬如摄政五年之事,就是一片模糊,旁的时段,也多有跳跃之处,平日里需要回忆时,也有几分滞涩,不算得心应手,如臂指挥。
倒也正常,明公主此次坠马,致命伤在后脑,据太医所言,能保下一条命来,已然是万幸。
因着记忆滞涩,魏渊至今还在扮哑,就是怕叫人看出什么端倪。
这喑病虽是突如其来,可便是太医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头部受伤者,症状千千万,失语也不算闻所未闻。
可也难治,只是劝公主好生将养。
魏渊伪装辛苦,在心中暗骂地府靠不住,可为着这种事情燃一次魂火,又十分不值,只得加倍用心。
凝望座下时,魏渊的目光几次停驻在帝师桑怀里身上。
四十余岁的年纪,仍然面容俊美,只是生性严肃,不苟言笑,又生了一双薄唇,无端显得严厉。
在明公主的记忆里,桑氏本不是世家大族,不过浔阳一富庶人家耳,虽也是耕读传家,可也从未得过京中贵人的青眼。
谁有没有想到桑氏桑怀里,竟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一举成为近臣之中第一人,荣耀门楣。
而在魏渊眼里,这位帝师是与江淮谋逆案唯一相连的线索,更是一个谜。
前世刺史府那位小公子虽然最终出卖了她,可在出卖之前,也不算是全无收获。
他曾为魏渊带回一封密信。
说是密信,不过只是一张手函。
是魏渊之父魏长德的手迹,当年从魏父书房中搜出,这么多年了,也不知是谁留存下来,上面只写了一个名字,一个地名——桑怀里、河北道。
河北道有二十四州,地广人众,顺着这条线索详查无异于大海捞针。可用的上的,只有“桑怀里”。
父亲乃是武将,暗地誊写一位素昧平生的文臣的名字做什么?
更何况,据魏渊所知,那时桑怀里还未掌权。
不论他在这件事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总之,定不会是全无干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笑笑癫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