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雪中燃》最新章节。
十七岁的陈安然是什么样子呢。
头发比二十七岁时及肩的长度要更长一些,总是严肃的扎成一根马尾,额前碎发通通不要,就要倔强的梳成一丝不苟大光明。面庞青涩稚嫩,总喜欢紧紧抿着嘴唇。假如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即使强装淡定,慌张和胆怯依然会忍不住从眼底咕噜噜冒出来。
江市没有机场,陈文滨开车送母女二人到了广市。虽然是12月的天气,但并不寒冷,陈安然在母亲的带领下,一脚踏入白云机场,从祖国南边的广市飞向相聚两千多公里的北城。
飞机起飞的那刻,第一次坐飞机的陈安然涌上一股突如其来的焦躁与慌乱。
她的小腹感受奇异,是一种坐太空梭才有的失重般的下坠感,伴随想小解的冲动。心脏也在胸膛里害怕的砰砰直跳,她忽然有点想哭——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一切。
陈安然抠紧了座椅的扶手,忍不住望向一旁的母亲,张丽萍戴着耳塞闭合双眼,嘴巴微张,头发是棕黄色的,发顶却长出了黑色,没有补染,母亲从不补染。那垂在胸口的头发有依稀残留的卷度,发梢干枯焦黄,和她的面孔一样。
母亲模样淡定。于是陈安然的心又慢慢揣回了肚子里。
-
陈安然去走艺考道路,是全家人商量后一致拍板的决定。
当时在信息闭塞、教育保守的小城江市,这个决定不可谓不大胆。
很多年以后,你如果问陈安然最觉得被父母重视、疼爱的时刻,她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这个时刻。
那时弟弟还没有出生,她还是父母羽翼下的独生女,拥有全家完整的重视和厚望。虽然她自认普通,她家也是万家灯火中普普通通的其中一盏。但陈文斌和张丽萍却在女儿的教育上观点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望女成凤,怎么着都得考个好大学。
怎样才能上好大学?怎样才算是好大学?
211、985这种凭借文化分的高校,陈安然连起心动念都是奢望。她初中学习还不错,上了高中后明显感到吃力,虽然勤能补拙,不至于吊车尾,但上个一本明显是天方夜谭。哪怕父母咬牙给她花钱补课,但陈安然的成绩始终在年级中游徘徊,怎么都无法往前更进一步。
陈文斌在教育局工作,常年浸润在各类和教育相关的信息中,思想也变得开阔不少。当时和他同部门的有个不甚对付的同事,同事仗着比陈文斌资历老,老婆娘家在教育局又有点关系,处处要压他一头,这让陈文斌心里一直赌着一口恶气。
那同事的女儿比陈安然大个两岁,成绩比陈安然还差一点,却在前年考上了鹏城大学的传媒学院。
那可是一本啊!而且地理位置奇佳,紧挨科技园区,先不提大学四年能在本地积累到的人脉资源,光毕业求职,都比寻常人要更有优势。
陈文斌暗暗记下了,又拐弯抹角多方打听,终于探听到同事女儿那时上的是哪一家艺考机构。
于是,陈安然在高二的暑假,被父亲大手一挥扔进了江市本地的一家艺考机构。
——孩子,你有什么艺术特长吗?比如唱歌,跳舞?或者乐器?
面对机构老师的询问,陈安然紧张的摇摇头。
——那你对摄影有兴趣吗?或者爱看什么电影、书籍?
陈安然想了想,战战兢兢看了眼一旁的父亲,呐呐道:
“我爱看张爱玲和亦舒的小说,这个算吗……”
机构老师又询问了陈安然的文化分,最后和别的老师商量了下,便把她分到了编导班。
“孩子天赋一般,不属于从小就走艺术培养的那挂。您一定要她走这条路,我们最多能保证让她上个二本……”办公室里,老师秉承丑话说在前头的原则,先抑后扬,如实告诉陈文斌。
陈文斌把陈安然叫过来,他要让女儿听清楚,一板一眼响亮道:“我送她来这儿,目标就不是一般的目标!如果要上个普通二本,她高考拼一拼也是能做到的。但我花这个钱,冒这么大风险,是为了让她考个好大学!名头响当当的那种好大学!——听见了吗?”
老师没吭声,陈安然则像受惊的小鸟一样拼命点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