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这之后局势的发展又如何呢?
武德贞观年间,连续用兵之后,原本属于吐谷浑的旧地,河、鄯、廓等州先后就隶属于大唐。
由于地块较小,大唐在这些地方便建立了州郡,并没有设立都护府。几州整体上属于陇右道管理。
但要明确认识到的是,这些州郡原本就和吐蕃相邻,以往,吐谷浑投奔大唐也是因为被吐蕃欺负的不行,自己又打不过大唐,于是只能投奔看起来比较和善的大哥哥啦。
自从吐谷浑全面内附,大唐于吐谷浑旧地的噩梦也开始了。
原本有吐谷浑作为缓冲地带,吐蕃和大唐基本上很少直接交手,但后来,吐谷浑旧部虽然还散落在这片旧地上,却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土地渐渐被吐蕃蚕食。
还间接危害了被大唐设置了州郡的河、廓等州。
到了唐咸亨年间,这种矛盾就更加直接,更加剧烈,到了大唐不发出大兵和吐蕃决战不行的地步。
大非川之战,爆发了!
旧吐谷浑之地同样连接西域诸国,而这一次冲突爆发的导火索,便是吐蕃联合于阗攻陷了安西四镇中的十八个州,同时还威胁到了龟兹拨换城。
大唐若是再不出兵,就是缩头乌龟了!
于是,为了保卫西域诸州,唐军和吐蕃军在吐谷浑旧地大非川展开了一场大战。
大非川的范围,东至碛石,西至伏罗川,南至乌海,自古以来都是进军青藏高原的交通要道,海拔大约在4000米左右。
具体战况先放在一边,只说这个交战的地点,对于唐军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利。
4000米的海拔!
这個条件可不容小觑!
就算是在现代医学昌明的年代,4000米将要产生的高原反应对于普通人来讲都是相当棘手的一个难题。
因为,这种反应根本不是依靠人力,不是依靠坚定的信念就可以支撑的。
远距离出征的唐军踏上大非川立刻就会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困扰,战斗力大减。
于是乎,你就可以看到,大唐强盛的时候,也会大规模的接纳那些部落将领带领自己的部族来投靠。
大唐的统治者当然明白,这些人,他们的忠心都是值得考验的,反复其实是常态。
但是,这些首领,和他们统御的部族成员全都是正宗的高原生活人士,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习俗,同时,对于那种生活环境也是适应的不得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