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鸣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清晨,许迦叶前往谨身殿参加小朝会,无人敢搜她的身,于是乎她顺利地带着藏在袖口里的刀入了殿。
司礼监三个秉笔已提前到了,见许迦叶入殿忙上前行礼。
许迦叶回了一礼,走到左侧上首站定。
右侧本应站着四位阁臣,如今却只来了两个,薛柏清从未迟到过,如今却和王正初一起没了影子。
许迦叶想到属下禀告上来的消息,心中也不觉得奇怪。
周秉笔上前一步来到许迦叶身侧,语气中不乏幸灾乐祸:“薛首辅如今可真是进退两难啊。”
许迦叶微一颔首。
薛柏清推行新法、清丈土地,本就触犯了地主与官僚阶级的利益,李砚辞对他的支持亦并不彻底。
愿意摆明立场站在他那边的人,纵观朝野,几乎只有自诩清流的薛党一系。
但薛党中人并非一开始便聚拢在了他身边,薛柏清如今不过而立之年,能官拜内阁首辅,成为清流党党魁,除却其本身的能力与功绩外,多仰仗其恩师郑观棋的照拂。
而薛柏清的新法推行到了江南,被清查丈量出最多土地的大地主竟是郑观棋。
薛柏清的这把刀若是不挥下,以私心废公事,他的威信荡然无存,新法名存实亡。
他若是大义灭亲,薛党中人或承郑观棋恩泽、或与其利益相关,他变法唯一的助力恐怕也会成为掣肘与阻碍。
进退两难,不外如是。
周秉笔笑道:“受其恩泽,承其因果。如此看来,恩人还是死的比较香,恩泽变成遗泽才保险。”
这话实在冷血,他敢在许迦叶面前说,自然是知道对方不会介怀。
有时候底下的人不仅在步调上要与上头的人一致,在心态上也得跟上。
没想到许迦叶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过头不说话了。
周秉笔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说错话了吗?不应该啊,论狠谁能比得过这一位。
正待他要开口补救一二之际,薛柏清与王正初一前一后入殿,薛柏清仍是那副冷静自持的姿态,王正初则面色难看。
许迦叶听到脚步后转身回望,与薛柏清对视了一眼,收回了视线,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身旁的周秉笔能够听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