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国“三巨头”的联合剿杀之下,吴起破丰山、雉山两城,卫鞅破象禾、郦邑两城,孙膑破重丘、黄棘两城,楚军在宛郡的重要战略基地几乎全部失守,仅剩下首府宛城孤零零地伫立在盆地中央。
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吴起负责的雉山之战中,楚将昭厘身先士卒,死战不退,与汉军陷入了一街一巷、一屋一舍的争夺战中,雉山守军两万人全部阵亡,成为宛郡之战中最惨烈的一抹血色。
三路大军一路攻城略地,齐齐向宛郡推进。然而,宛郡之路行进得并不顺利。
先是卫鞅军,在距宛郡十里处奉命宿营,夜间突然粮仓失火,大火将一月粮草烧了个干干净净。
最最纳闷的是,卫鞅为了防止粮仓被袭,将粮草营设在层层叠叠的军营正中央,在没有发生任何外部袭击的情况下,粮草被烧了。
当夜,卫鞅事先在方圆十五里的范围内撒出了大量斥候,根本没有发现敌军踪迹,而大火却意外地燃了起来。
在迷信的战国,士卒们一时议论纷纷,“天火”之说悄悄滋生,且粮草被烧,军心士气受到了影响。
到了最后,卫鞅高度怀疑是内部出现了奸细。他一边下令退避二十里外扎营,一边在军营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谍行动,军中监狱被抓进来三百多号人。
大将军孙膑第二个抵达宛城外围,他在城东十里处扎下营帐,结果当夜孙膑大帐之外,居然出现了三名刺客。
虽然很快他们就被孙膑的亲军格杀,但数支弩箭还是射入帐中,就钉在孙膑身后的屏风之上,笃笃作响。
次日,经军医验证,弩箭之上,淬有剧毒!但凡孙膑被毒箭破了一丁点皮肉,见血封喉!扁鹊来了也没得救!
此三人是如何越密密层层的守卫,直接杀到昌国君、大将军孙膑帐外的?亲兵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是不是来了像聂政一样的当世高手。
虽然孙膑浑不为意,斥之为赵雍的小儿之戏,但对于他的保护却层层加码,此一路军马也被迫后退二十里。
赵雍根本没有现身,不知用什么办法,就将汉国两大巨头逼退一舍之地。
曾经打过晋阳之战的汉国老兵,就有人对赵雍啧啧称赞:“嚯嚯嚯!是个人物!”
吴起因为雉山之战的拖延,最后一个来到宛城外围,同时他也接到了孙部与卫部的军报,此二人均建议吴起先不要迫近宛城,在三十里外扎营即可。
吴起立即联想到了晋阳之战中,猛火油库莫名其妙爆炸,悬瓮山唐炮被焚事件。
当是时,肥义被俘后闭口不言,直至晋阳城被完全夷为平地,吴起也没有找到其中秘密。
直到不久之前,庞煖受赵雍诈死影响,降了汉国,才道出其中秘密,晋阳密道的故事方才大白于天下。
吴起经过一番推理,遂断定赵雍仍然在玩同一套鬼把戏。
宛城地处平原,周边全是沃野良田,比晋阳城更适合挖地道。
宛郡周边十里左右,可能有不止一条地道,这应该是卫鞅、孙膑两军均在夜间遭遇袭击的原因之一。
吴起派人前往卫鞅、孙膑原驻扎地侦测地形,特别提出!要在卫鞅粮仓周边,以及孙膑大帐原驻地附近,掘地三尺!
汉军校尉正在指挥着众人挖掘,冷不防脚下一沉,整片田地轰然塌陷,上百人齐齐陷入了一个大深坑之中。
深坑底部埋设着大量削尖了竹子,有人正中要害,一命呜呼,更多的人则是受到了轻重不一的伤害。
“陷马坑!”校尉抹了一把脸上的灰,露出两只眼睛一张嘴,狠狠地向地上啐了口唾沫:“赵雍小儿,有本事和乃公真刀真枪干一回!”
紧接着,在孙膑军、卫鞅军原驻地,都发现了地下坑道,这些坑道蜿蜿蜒蜒、曲曲折折,有数百条之多。可见赵雍真的是在宛城的防守上煞费苦心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