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将斗笠状的行服帽摘下放在桌上,露出光溜溜的脑门,长吁了一口气,道:“前些日子汗阿玛巡幸塞外,得知灾情已经缓和,便召我前去随行,跟随圣驾一路巡视蒙古,匆忙行事多有不便。”
福晋悲悯道:“多亏了爷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祉,才能早日处理好灾情,让百姓免于挨饿受冻。”
这隐晦的吹捧倒让胤禛想起在盛京憋的一肚子气。
他本以为此次救灾最难的一部会是勘察灾情,提前做了好些准备。
为了避免个别官员为了免除赋税而捏造灾情,他亲自招募差役去往各地,挨家挨户查探,确保无一遗漏。
就这他仍不放心,轻车简从,微服巡查了大半个月,生怕那些差役借职务之便搜刮百姓。
还好拿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吏杀鸡儆猴后,将那些人蠢蠢欲动的心思给压了下去。
结果还没等他松口气,又在救济百姓这关节出了岔子。
东北地区作为满清的发祥地,不似其他地方施行州县制度,而是贯彻八旗制度,一方面是为了抵御沙俄、防范蒙古,二是保留本朝特点。
许是太过优待,加之天高皇帝远,盛京驻守八旗竟是明目张胆地官官相护。
在他面前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背地里却是将赈灾之物中饱私囊。
不仅以极低的价格收取冻死的牛羊,还将修缮倒塌房屋的木材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百姓的苦难视若无睹,丝毫不顾及民生。
他还在此地监管他们都如此胆大妄为,平时怕是更加过分。
此事都闹到他面前了,镇守盛京的将军竟还不知廉耻地和稀泥。
可惜他不过一个贝勒而已,就算证据在手,仍不能闹得太大。
汗阿玛派他是去解决问题的,不是肃清官场,最好的法子就是不了了之。
所幸水稻虽遭遇冻灾,但看后续长势不错,应当不会有大问题,本来他还打算多留一阵子,看过收成如何再回京述职,如今只能靠留下的几名幕僚报信了。
不想谈论此事,胤禛视线扫过众人,端起桌上的热茶,饮了一口,不紧不慢问道:“你们聚在此处,可有何事发生?”
福晋脸色微变,轻声将前因后果合盘而出,却见胤禛表情并无变化,显然是早已心知肚明。
是了,若非如此,他怎么会一回府就赶到西跨院。
福晋心绪翻涌,她严防死守生怕消息传了出去,本以为自己已经将后院完全掌控在手中。
谁知爷刚回来就能如此明了,显然是留了人手,竟如此信不过她吗?
听福晋说完,胤禛抬了抬下巴示意道:“既然证据都指向年氏,那就听听她要如何辩解。”
今日他恭送圣驾抵达畅春园后,甚至没来得及跟兄弟们叙叙旧就立刻赶回了府,蒙古地区通信不便,他已许久没有到府中的信件。
骑马赶路被扬起的灰尘蒙了一身,本想着在前院换了衣裳再去正院告知福晋一声。
便见到张起麟似是看到救命稻草一样,立时跪下磕头,没等他问就一股脑儿地全倒了出来。
这下胤禛哪还有心思换衣裳,直奔西跨院而去,制止了下人通传的声音,先去西厢房看了常乐。
许是方才心绪波动太大用尽了力气,又被喂了安神汤,她已安然睡了过去。
胤禛坐在床边发了好一会儿呆,直到正房那边的动静将他唤回神。
本欲看看福晋要如何处理,却听到耿氏叫嚣的话,这才忍不住进来。
年娆听胤禛愿意给自己机会,先是自己在脑中理了理思绪,将条理理顺,才一句句说了出来。
“今日晨起用过早膳后,奴才写了一封信让布尔去送到常姐姐院中。谁知没过多久嬷嬷便带着几个小太监进了小院,说是福晋有事请奴才去一趟,奴才一头雾水到了西跨院,才知道是常姐姐出了事。”
年娆继续边想边说:“紧接着就是听风指控布尔在西厢房墙角鬼鬼祟祟埋下了巫蛊之物,布尔是认下了他做了此事且声称跟奴才无关,可如今耿姐姐怀疑是奴才指使的布尔。”
说完事情经过,年娆皱起好看的眉头,看向听风,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按听风所说,布尔如此行迹可疑,院中可有其他下人发现他的行径?他又是用什么工具挖坑的呢?”
“难道是用手?”年娆边说边紧紧盯着听风的动作。
只见她手指微动,慢慢握紧,似是要掩盖些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混混中文网】【推文君】《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在大夏窃神权》《她被赶出侯府后》《不正常型月》《大道朝天》《诡秘之主》《志怪书》
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清穿之一线吃瓜日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