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册(老妇聊发少年狂)》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听松也听到了门口的响动,很快来到院子里。
光天化日的甄宁倒也不慌,径自打开大门。
门外站了好几个人,敲门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穿粗布衣服的丫鬟。
打头站着一位满头白发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披着一件灰毛大氅,头上还插着一根银簪,脸上有焦急之色。老太太身后跟着位容颜秀美的妇人,她穿着秋香色的素雅长衫,头发只简单用竹簪挽着,眉宇间浅浅的川子纹不自觉流露出些许哀婉。
此二位正是原身的母亲和大嫂郑氏,两人人身后停了辆牛车,车上还有个车夫在等。
这里要介绍一下原身娘家的情况了。
原身娘家与陈家这种只出过陈明德一位秀才的人家可不同,算得上真正的耕读之家。
原身的祖父是举人,父亲也有秀才功名,到原身这一代,孩子们的大舅舅也是秀才。
甄家有良田五十多亩,日子过得宽裕,因为只有原身一个女儿,甄父甄母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从小把她当大家闺秀宠,琴棋书画里除了琴没练,其它三项一个没落下,寻常女儿家学的织布和家务,反倒一点儿没沾过,就刺绣还学过几天。
甄父学识和品性都不错,在兴安县颇有声名。
陈明德开蒙时经人介绍拜入甄父名下学习,才与原身相识,两人算是半个青梅竹马。
小时候大家都在一起玩,等二人一同长大,到了花儿一样的年纪,一个才子一个佳人,渐渐暗生情愫。
甄父甄母都很看好陈明德,认为“此子非池中之物”,对自家女儿更是一片真心。也不嫌弃陈家人丁稀少,田产单薄(相对而言),欣然允婚,成全了两人。
甄家还有两个儿子,即原身的大哥甄永济与弟弟甄永源。
大哥甄永济自不必说,走的安安稳稳科考路线,目前是秀才,今年已经出发去省城参加乡试。婚姻上娶了甄母的亲侄女儿,即原身的表姐为妻,两人真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但可能是近亲结婚的原因,两人求子艰难,早年生了三个孩子都没活过周岁。等到大嫂25岁,才终于又生了一个儿子,两人自然欣喜若狂,左思右想,给这宝贝疙瘩起了个“狗蛋儿”的小名,认为贱名儿好养活。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名字起了作用,狗蛋儿虽然自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倒也病病歪歪长到了14岁,甄家人于是更相信这些了,整天“狗蛋儿”“狗蛋儿”地叫着,甄文州这大名倒是很少有人提了。
二弟甄永源从小调皮到大,大祸小祸没少闯,书是完全读不进去的。15岁的时候更是偷走家里20两银子,留下书信“我跟兄弟们闯事业去了,父亲母亲不要担心”后,拍拍屁股离家出走了,差点儿没把甄父甄母气出个好歹来。
接下来四年,一直杳无音信,甄父甄母都以为他是死在哪里了,甄母私底下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四年后,他直接带着媳妇儿金氏回来了。原来当初他离家之后跟着商队去了省城,想干出一番事业,但他们一群没阅历的半大小子,妥妥是别人眼里的肥羊,很快钱就被骗了个干净,他和几个兄弟也大吵一架,各自找活路去了。
二弟是个驴脾气,不干出些事业誓不回家,好在会打算盘会记账,找了个杂货铺帐房的差事,总算不至于饿死。
干了一段时间,因为为人机灵又老实肯干,还读书识字,长得也一表人才,很快被金老爷看中,将女儿许给了他。金家有个商队常年天南海北的跑,做些倒买倒卖的生意,二弟也不怕辛苦,借着岳父的关系跑了几趟货,赚了一些钱,才自觉混出了点样子,带着媳妇儿回了家。
刚回家时差点被甄父打死,连门儿都不让进,还是大哥和原身一顿劝和,父子关系才缓和。
二弟子嗣运相对好些,目前有一女两子,长女甄文玉今年12岁,长子甄文皓10岁,次子甄文然还比听竹稍大,今年5岁。
没两年甄父就过世了,甄永济与弟弟甄永源关系不错,但是商人子弟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办完丧事后两兄弟就分了家,大哥甄永济继续考学,二弟甄永源则入了商户,做些小生意。
甄母跟着大儿子过,但是二弟甄永源并没有搬出家,他自己常年在外跑生意,留下媳妇金氏在老娘跟前尽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1979黄金时代》《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复活小说网】《嫁给铁哥们》《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小紫书】《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墨墨文学】
黑馅大包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