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章
时值夏末秋初,正是雨水汇聚之时。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天地间弥漫开的水汽,如同仙女云端织锦,丝丝缕缕的转化为皑皑白雾,为延绵千里的燕山山脉披上一层神秘的薄沙。
灵雾山为燕山山脉最靠近官道的一处山峦,占地不小,青翠浓郁,飞瀑叠落,山上“清虚观”,天气晴朗时可遥望神京城。
前不久京里突然降温,风寒肆意,不少人家小儿都染了寒疾,如今缓过来的人家即便顶着微雨也要赶来打醮。有祈求平安的;有驱瘟疾、除天灾、许愿的;也有来打醮酬谢。
一路从神京往西至灵雾山,车轿人马,裹挟着锦绣香烟,浩浩荡荡。
清虚观作为大周皇室钦点的投龙仪式承接方,所谓投龙仪式就是道教为取得正统的皇家举办祈福打醮、以及宣示的主权的活动。投龙仪式可以先在道教宫观建打醮,然后将刻有诸多祝福语的山简、土简、水简,另赴名灵山诸天洞府绝崖之处投掷,关高灵山五岳,天官上元。
作为日理万机的皇上,一般只参与前半场,而后面投简便是清虚观里得道高人的工作。
其间观主又常被宫中传召说道,时有赏赐赐下。
上有所好,下行所效。
清虚观也渐渐成了大周高官贵族祈福祷告首选之地。
人流涌动,斋道祭祀,香烟飞升,道士齐齐击鼓诵经,竟带出几分热闹。
而绕过喧闹的清虚观,沿着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径直蔓延,绕道山背,这里坐落着一间女观。相比清虚观的庄严大气中掩不住的富贵气象,这里显得简陋的多。
昏暗的观内,张惊杭一身单薄的灰扑道衣,正对着面前的三清像,盘膝趺坐在蒲团上,双目垂帘,作着早课。
“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1一句句晦涩的经偈伴随着袅袅香火,带出两份神韵。
门外不知何时站着个上了年纪的道姑,同样一身灰扑道衣。眉间间纹路深刻,总笼着一片愁苦。听了半响,知道屋内人一如既往认真作着功课,她这个才松了松眉头。
转念又想自己实在多心。当年这丫头被上山时也不过三四岁,一晃眼已经十多年了,鲜有同外人接触,读经道偈下来,人都有了痴病,竟比那真正的道门弟子还像方外之人。
想到这里老道姑讽刺一笑,笑这个世道,也笑自己。原本以为自己能守着这人,在这个玄妙观有个安稳的晚年。
只是.......想到前头师兄让人捎带进来的话,老道姑下意识捏紧藏在道袍下的手。
半响,终是推开了半掩着的大门。
明亮的光线带着潮湿的水汽席卷而来,张惊杭不急不忙,将最后一段道文涌读完,这才缓身站了起来,白皙无暇的面庞上浮出一抹疏淡的笑,对着来人唤了声:“观主。”
老道姑也不在意对方的称呼,按道理,张惊杭其实应该唤她一声师傅。
打从那年出了那事,整个神京的上空都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没过多久一个不过三四岁的小姑娘就被裹着毯子,得了个上赐的明玄道人称号,送上了这山上来。
刚开始的时候,她惊也带着喜,有心将人当作嫡亲徒弟照顾的。想着至此,玄妙观也能和皇家搭上了关系。
不说像清虚观那般,只要得一两分香火和热闹也就够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