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花令时早早起了,在屋内摸黑练了五百遍剑招,方听到张氏喊吃早食的声音。
乡村早食简陋,远比不上自己城里杀猪时吃得好,但花令时并不挑剔,吃得十分香甜,张氏不由多看她几眼。
饭桌上就李四、张氏和花令时,花令时一边喝粥一边跟两人攀谈,得知李家原是有个儿子的,十年前中洲大旱,给活活饿死了,张氏也在那场灾祸中落下病根,再不能生育,是故李家人口十分简单,只得李四张氏夫妻二人。
“李叔是重情重义的人,寻常男人遭此横祸只怕要休妻再娶,李叔跟婶婶祸福与共,相互扶持,二位都是有福气的,今后日子必能顺畅红火。”
花令时一番话说得李四张氏脸上都有了笑意,三人说说笑笑,竟真如一家人一般。
家长里短间隙,花令时提起昨日见到的隔壁院子上鸡窝头小孩的事。
夫妻二人脸色一下子变了。
李四瞥了眼隔壁方向,前倾身体压低声音道:“那小孩古怪得很,花娘子既是隐藏身份来此,还是离她远些的好。”
“怎么古怪?”
李四脸上掠过一丝惧色,转眼间又变作羞恼:“去年秋天,隔壁村子死了一个姑娘。”
花令时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听下去。
“那姑娘十七岁的年纪,亲事都说好了,一夜之间人就突然没了,她娘老子对外只说是发了急症,草草葬了,亲家一开始还淌眼抹泪地哭过去,说可惜了他家这么好的儿媳妇,结果你猜怎么着。”
花令时心中有了猜测,指尖扣在陶瓷碗上,血色尽失。
张氏接过话头:“那亲家行事太让人看不上了,假模假样地哭过去,想是见到姑娘尸身被吓着了装不下去,没等那可怜孩子下葬,一家人连带儿子就臭着脸走了。要我说,就算人家女儿死了,亲事成不了了,好歹面上样子要做做,哎,他们偏不,这下好了,十里八乡的,谁不戳脊梁骨,谁不背后议论他们做人不厚道……”
张氏话头打开,再难收束,花令时听了一耳朵闲话,忍不住打断问:“这跟隔壁小孩有什么关系吗?”
张氏一下子收了声,生动的表情也沉了下来,李四叹息一声,道:“那姑娘走的当天下午,我看到了她。”
因为不知姓名,她也很少跟人讲话,村里人都喊她“小丫”。
姑娘去世当天下午,李四在地里抢收,他家人口少,夫妻却勤快,种了十亩地,农忙时比其他乡邻要格外辛苦些。
李四家地在靠近姑娘家的山里,那时节秋老虎猛得很,晌午刚过,炽烈日头下,村里连条狗都没见着。
那姑娘出来如厕,回去路上,突然被拉住了袖子。
“姐姐,你好香呀。”
姑娘一转头,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孩,黑漆漆的小手拉着自己刚做的细布衣裳袖口,不是小丫却是谁。
姑娘下意识将小丫手打下来,“啪”的一声,在安静午后格外响。
小丫后退两步。
姑娘有些后悔,方才她怕小丫弄脏新衣裳,做事没过脑子。
但一时又拉不下脸赔礼,只得硬邦邦地说:“别胡乱拉扯人衣裳。”
小丫静静看着她,没说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