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他风评被害》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第六十二章
表姊的歉意,渺渺原先只是觉得莫名,因为若是为她入陵的事,根本就怪不到表姊的身上。直到后来,她与常小姐接触多了,听到说了一些军中秘闻,突然如梦初醒:原来当年庄王刺杀太子之后曾经成功匿走过,接连数日,都无法查明他的行踪,后来在吉州附近的小县城,被军兵围堵,受万箭穿心。
常小姐曾说:“照常理来说,他戴罪之身,要么亡命出海,要么回京诉冤,实在不该千里绕路吉州才是。”
“但吉州是常小将军殒命之地,他一定会去。”渺渺脱口而出之时,忽觉阵阵熟悉之感,方才想起自己曾与表姊谈论过此事。那时是无心之言,不料,表姊记在了心中。
——但她,没法去恨。
渺渺其实茫然得很,难道要去怨恨表姊吗,怪她因为太知道自己情深,怪她因为太相信自己深谙他一切?怪来怪去,事已至此,他反正是活不过来的了,但她的这份情,至今寂静无声,只得表姊一人洞悉、认同。
何况——
“表姊对我一向恩重,如今却在我面前自论过失,委实叫我不知该如何自处。”渺渺低下了头。
太皇太后深深看她一眼,起驾回宫。王陵又恢复往日的宁静,渺渺依旧是日复一日的念经、督烧瓷器,隔了一整个冬日,立春之时,常小姐忽然来信,说常家官司已结。
常小姐在信中说到,衙门判案原本更倾向于宗族,因为他们认为天道伦常乃是立身根本,主张宗统定亲疏,而非血缘,不过,碍于没有常老夫人允准,官司才迟迟没有动静,但长久地拖延下去,只会对她不利。后来,是太皇太后介入此案,强行破例将常小姐之子记在常繁霜名下为嗣。
常小姐说到她进宫感谢太皇太后时,太皇太后微微一笑,只道:“制礼者为男子,不免为己谋。我与你同为女子身,感同身受之处,何须言谢。”
又听常小姐讲起,她近日收容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小孩,教导他们识字、学武。常小姐解释道:“都说我们常家到这辈传承断绝,我偏不相信。我会尽力收容那些贫苦的孩子,传授他们绝艺,等日后他们长大成人了,常家桃李遍天下都是。谁说家业只有男子才能发扬光大?”
那封信,渺渺反反复复拿出来看过许多遍,回想她自己的半生,似乎尽是虚度。但她没有她们那样的志向,渺渺为此苦恼许久,某日,当她见到窑工敬呈上来的“聚沫攒珠”时,心中忽而一定。
此前她督烧瓷器,不过是为打发陵中无聊时间,从那日起,一切不同以往了:她与窑工们日夜钻研秘法,思考如何改良釉面瑕疵,经年累月,终于烧成了“沧海浮珠”。但那依然是不够的,远远不够。所以,她将她生命中残留的热情完全投入了进去,至死。
临到弥留之际,她写下自己唯一的心愿,托人送进宫中。她在信中请求表姊,将她此身葬在那片废瓷之墟,因为那是她半生的心血所在。
范渺渺不禁一个寒颤,如果他的尸首不在棺椁之中,那么会在哪里?因为陵中既不见捣毁痕迹,说明百年来并无生人踏入,又未发现什么可疑暗室,说明并非是陵中机巧设计。
——那么,会在哪里?
她僵硬地扭过头,见晏庄还闲坐于地上休息,四周灿灿的砖石、黄金、金银器皿,照在他面容上,仿佛镀有一层微温的光亮。那点温度,对她当下而言,算是一种慰藉,好像突然那所有的欲言又止,都能够很轻描淡写地讲出来。
范渺渺先润了润唇,迟疑着说道:“也许,会在另外一个地方。”
晏庄抬起眼,看了她一眼,范渺渺却暂且没有多说,毕竟一切尚未落实。她径直提起灯,为他引路,走过墓道,出了陵宫,回到献殿,见到月光久违地照亮脚下,两人才发觉时辰倏忽已过,天光在即。
考虑到晏庄是隐藏身迹而来,趁天未亮,现在回去还不至于惊动徐公公他们,范渺渺就说:“路途一来一回尚要些距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满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