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医妙手之下,魏书言化险为夷,方衍舟特遣府中侍童两名,赴其居所照料。诸事安排妥当,衍舟重回翰林院,欲向长公主细问原委。
忽闻侍从通报郡王驾到,长公主忙起身相迎,急切问道:“那魏公子病情如何?”
方衍舟眼睛一转,瞥见姑姑如此情态,故意沉声叹息。长公主愈发心焦,双手紧握衍舟双肩,连连摇晃,“说话呀,他究竟如何了?”
长公主自幼习武,亦曾亲自披挂上阵,尽管看上去有几分柔弱,可力气却比得过男子,方衍舟被她这一晃,差点把跟魏辞盈一起用过的午膳吐出来,只得如实禀报:“已无大碍。”
长公主闻言,心中大石落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扶着座椅的把手,缓缓坐了下去,劫后余生一般,鼻尖覆着薄薄汗珠。
“姑姑既罚他跪着,怎么如今反倒心疼起来了?”方衍舟跳到她面前,探究地盯着她,“你们之间,有何恩怨?”
长公主脸色微红,双眸闪烁得如蝶翼轻舞,“哪儿有什么恩怨?不过是怕他死了,倒害本宫背上残害忠良的名声。”
“哦,原来如此——”方衍舟佯装恍然大悟,顿了一下,随后又似不解,自语道,“可侄儿分明听得姑姑言其‘心存私怨’,难道是侄儿听错了?”
“你……”长公主难得地一时语塞,满面羞红,不知是因为天气闷热还是因为其他,她羞愤地指着方衍舟,竟没能找出一句辩驳的话语来。
方衍舟不欲再追问,他只狡黠地笑了笑,随即说回自己此行的正题。他刚把魏辞盈午间的“姐弟谈心”给长公主讲完,便听她掩面大笑起来。
他尴尬又气愤,盯着她幸灾乐祸的样子,哀叹道:“姑姑莫再取笑侄儿了,此事还需姑姑相助。”
过了许久,等长公主笑够了,端起案上香茗,细品之余,斜睨方衍舟。方衍舟心知她这是又在卖关子了,于是恭敬地站在她面前,深深一揖道:“还请皇姑姑帮帮侄儿!”
长公主悠然将瓷杯放回桌案,满意地点点头,“行了,你且回去静候佳音,本宫自有安排。”
次日,方衍舟将翰林院中魏书言受罚一事说与魏辞盈听,这才明白长公主所说的“私怨”究竟为何。
原来,早在魏辞盈涉足京城之前,魏书言已数次联名弹劾长公主,且时常在与僚友闲谈中,表示反对长公主干预朝政。
待长公主执掌翰林院编修之务后,他更曾上疏朝廷,请求更易监修之人。如此一来,也难怪长公主对他有所不满。
然而,观魏书言之为人,似非拘泥不化之辈。魏辞盈亦曾言及,三哥支持她去私塾进学,缘何对长公主抱有如此深重之敌意?
魏辞盈更感困惑,摇头叹道:“我也曾规劝三哥,长公主乃明理之人,虽为女子,却不让须眉。可他总是三缄其口,不肯多言。”
“此中必有蹊跷,难道他二人间,尚有我等未知之隐情?”方衍舟沉吟道,未曾留意到魏辞盈欲言又止。
其实自今日方衍舟踏入东暖阁,她便开始犹豫要不要开口询问。昨夜,长公主亲临探视,随口提及皇帝有意将丞相杨峻之侄女杨瑛,许配于方衍舟为妻。
据长公主所言,那杨瑛乃大梁之绝色佳人,正值芳华,才艺俱佳,诗词歌赋皆出类拔萃,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魏辞盈本欲向方衍舟探询此事看法,可又转念一想,皇族姻亲多涉政治联姻,皇子本人能有何置喙之地?
再者言,杨家小姐貌若天仙,于任何男子而言,能娶得杨瑛实乃幸事。或许方衍舟心中正暗自欢喜呢?
想到方衍舟要与杨瑛成亲,琴瑟和鸣,恩爱白首,她心中便说不出的酸涩。她深知此为喜事一桩,若是换做景华公主,定会为他欢欣鼓舞,可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若迎娶了杨家的女孩,便与世家大族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而且,若是成亲了,便不能再时常来瑶华宫向长公主请安了吧?
思及此处,魏辞盈竟觉委屈难当。不知何时起,她已习惯每日与方衍舟相见。他们总有无数话题可聊,即便是听他讲述朝堂轶事、大梁各地风土人情,亦能忘却时光流转。
尽管初见时并不愉快,可如今二人谈天说笑,仿佛生来便是这般融洽。她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方衍舟都能敏锐捕捉并迅速理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行星总督开始》《红楼之平阳赋》《东京:超凡寄生》《文豪1978》《寐姝色》《天命在我》《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落崖三载后》《谍海青云》《神话之后》
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她又重生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