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娘思量了一夜,竟想不到能帮一帮她的人,这家里的人竟都被她得罪光了。
只能又把心思放在哥哥身上,如今她侄儿正十二岁,之前有她在里头时不时的送钱出去,茶楼也开起来了,侄儿也重去学堂了。
听哥哥说认真刻苦,夫子也时常夸奖。
但出了搜银子的事后,哥哥只递消息来说家里还有些银钱,让她不要担心。
可具体如何她也没心情细问,如今少不得让个婆子去瞧瞧。
谁知婆子回来却说那家里没人,她又费了好大劲儿才打听着了现在住的地方,在西边张家巷子里头。
一家四口只赁了正房三间,那地方也不比之前的好,一个巷子那么多人统共只两口井。
家里的小郎虽还再读,可是下年的束侑怕是凑不齐。
“您嫂子还说,看看您这里银钱称不称手,若有多余的,送去家里些,侄儿也好接着上学,将来真读出来了,您脸上也有光。”
“读出来了,我自然面上有光,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不然人人都是探花状元了!”
婆子不敢说话,偷偷的下去了。
嘴上是那么说,可钱又不能不送,原先哥哥提过说要荣娘做儿媳妇,她当时觉得配不上,便没答应,也没拒绝。
如今她也指望着侄儿能考个秀才举人的,这样也好配荣娘,总不好姐妹之前差的太多。
但心里还是有些怨,他们在外头艰难,她在里头就不难,张口闭口的要银钱,她如今不比原先,难道不知道心疼心疼她。
纵使如此想着,还是让婆子送了两贯钱过去。
首卿本来觉得梁小娘坐稳胎就好去青州了,可如今诊出是双胎,就又多了一分小心。
大夫说要五个月以后才好赶路,可那时候天气寒冷,更不好赶路。和老夫人商量后,决定让老夫人先行回青州,她等到过了年再去。
因着这九月初的时候大正午竟还有些燥热,着实反常,怕在路上走着的时候突然冷起来。
首卿专门让人备了大毛衣裳,又让人包了药丸子带着,费心好几日一一准备万全了,才把婆婆送走。
老夫人一走,这宅子都好似松快了不少。原先想着要走,也没时间准备冬季衣裳,如今要等过了年,不好再耽误了,不然赶不上穿。
正巧前日赵家来了帖子,说要今日来拜访,又想着二姐姐的情形,怕是也置不了新衣,就让布庄的人多送了几匹绸并细棉布,又让金银铺子打了些银裸子送来。
到了巳时,果然来了。
除了赵二郎没来,四个孩子全都来了,曹秀华把带来的礼交给旁边的琥珀,又让孩子们叫人,首卿也让姝娘的奶妈妈把她也抱出来见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