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
“大兄,这样真的能行吗?”
四个被蓑草裹成了粽子,唯余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的人,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秦游手中的动作。
到底是冯恒年纪最小,按捺不住急躁,细声细语问了一句。
未等秦游回答,冯旗就低低喝道:“恒!”
眼瞧着就要见证历史,其实冯旗更愿意用神迹来形容的,但大兄异常严厉地阻止了他用这个词,双目炯炯有神,就像是根本不相信世间有着神鬼。
冯旗不愿意违逆大兄,所以在大兄说的科学和历史之间,选择了历史这个词。
毕竟在此之前,通过逮捕蜂王进而驯养蜂群,稳定产出蜂蜜的方法,他别说是见过了,就是听也没听过。
蜂蜜很好,即便价格高昂,但调出蜜水的甘甜味道,一想起便觉口舌生津。可他对蜂蜜生产者蜜蜂的印象就处在另外一个极端了,体型虽小却成群结队无孔不入,被叮上一口少说起个大包,严重甚至高热不治丢掉性命。
冯旗自幼接受的教育令他下意识在心中计算起来,按大兄的说法,春季山花充足,三月便能产一箱蜜,装满两个瓮是没有问题的。按时下蜂蜜的价格,大兄只用安生养上三年蜜,修葺屋舍的钱财便能凑齐了。
看来故秦公还是偏疼大兄这个自小在膝下长大的孙子的,连这等能安身立命的奇术都传给了大兄。
没错,秦游将自己的养蜂技术全数推给了只有模糊印象的爷爷。谁叫他的人设只是自小在乡中长大,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大字勉强识得一箩筐的少年呢?
在细微人情的洞察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还能说是天赋异禀,或是过往被教得好,只是碍于上头有个强势且糊涂的父亲被迫藏拙。但拿出这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难免木秀于林。
而那位已经故去的爷爷则不然,壮年时为了养家,没少背起药囊在乡间行医,着实见过不少人。
更何况这年代巫医不分家,只要秦游把嘴闭紧了不说,自然有聪明人会把这项技术和鬼神恩赐给联系起来,还能延长一下专属技术时间,减少竞争对手。
这是秦游在决定养蜂之后就想好的,可惜他此时精神全副集中,连被捂出的汗水流入眼眶,把他蛰得生疼都觉察不到,只以极小的幅度倾倒竹管,生怕动作幅度过大把里面的蜂王给惊到了。
本本主义害死人啊。
秦游前世听过不少养蜂人用糊泥巴方法收野外蜂王的,但没人告诉他蜂王可以废到这个地步,两天多快三天了都没蛄蛹出竹管,现在只能在管口哼哼唧唧,让围绕在周围的工蜂无比暴躁。
早知道就把竹管再锯短一截了。
秦游没有贸然用手去帮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一把,因为蜜蜂是靠气味分辨敌我的,如果蜂王沾上他手上汗液的陌生味道,很容易出现围王现象。而且他也很担心自己掌握不好力道,直接把蜂王给捏死了。
在众多工蜂连拖带拽下,大腹便便的蜂王终于逃离了于它而言过分细窄的竹管,落入秦游付了三倍工钱才加紧为它赶制的新蜂箱中。
得益于秦游已经在蜂箱中涂了厚厚一层蜂蜜,追随着蜂王入内的工蜂很快安静下来。而秦游又在外点燃了一部分原蜂巢,熟悉的气味为他们招聚回了旧日的同伴,蜂箱上预留进出口也很快被他们找到,爬过并留下代表安全的气息。
直到看见工蜂们不断地在预留口进进出出,秦游一直紧绷的心弦才放松下来。
有了进出的探索性行为,才算是这个蜂群移群成功。至于接下来该如何壮大蜂群,还是等他休息一阵再说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