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说开篇的一碗清汤面让慕容淙惊艳,他也想着他的太子妃也就是一时起意,坚持不了多久,却不知,每日膳食,都用心极致,
从此,太子一日三餐准时步入和光殿蹭饭。
自东宫大婚以来,整个北朝宫中,上下里外,吃瓜吃得应接不暇,上一顿的还没来得及吞下,下一顿的已经喂进了嘴里,前一日的消化,下一日的已经热腾腾端了上来。
这不,自从被迎回宫中,立为储君后,除了朝会和宫宴,从不肯轻易踏出含光殿一步的太子,如今日日跑去和光殿与太子妃痴缠的消息不胫而走,听得宫人一愣一愣的。
一次偶然间,陈姑姑看到了刚撤下的膳食,问宫人道:“怎么几乎没动?殿下最近胃口不好吗?”
宫人摇头,她又跑到后院问韦君迁是不是近来脉象不好。韦君迁头也不曾抬一下,自顾自地拾弄他的草药,一脸泰然:脉象好得很,姑姑没见太子的脸都日渐圆润了吗?
陈姑姑面色不虞地离去,韦君迁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望着晾晒了一地的药草。说起这位太子妃,颇是个有趣的人,每日将她做给太子的吃食,照例送一份一样的给他,言道请他过嘴,判断能不能给太子吃,其实,是给他也留了一份。对人施以善意,还要顾全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人,倒是少见得很。
他不禁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这朗朗晴空,真是许久未见啊……
嘉诚自从偶然吃了一次和光殿的膳食后,便再也管不住自己的腿,总是一到饭点就跑来蹭饭。她跟瑾穑亲厚得很,一上了饭桌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慕容淙完全插不上嘴,几日下来,他的脸色便越来越难看了,终于有一日,到了饭点,还不见嘉诚来,瑾穑便要叫春和去看看,谁知慕容淙却幽幽开口言道,以后都不必等她,她开始上宫学了。
“怎么忽然就去上学了?”
“年纪到了,本该上学了。”
瑾穑看出来了,慕容淙是故意的。
“嘉诚这几日吃顺口了,恐怕吃不惯宫学的饭菜,你呆会儿装个食盒给她送去。”瑾穑对春和道。
“你似乎……很喜欢嘉诚?”慕容淙看着她问。
“嘉诚唤妾一声‘母亲’,她对妾好,妾自然要对她好。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瑾穑看着他答。
慕容淙顿住,若有所思。
这一年,两朝和亲,止戈休兵,天下百姓难得过了一个吉祥如意的新年,正月初一,北朝改元元兴。
除夕宫宴,操办地格外隆重,出自董贵妃手笔。
瑾穑北来两月余,楼皇后对她这个亲儿媳倒没有格外亲昵,反而董贵妃对她格外热络,有上贡的珍玩,时新的果品,除了皇后的一份,就属她这儿最勤了。慕容淙看在眼里,并没有再多言一句。都是聪明人,话点到即止,多说无益。
太极殿上,钟鸣鼎食,格外热闹,正所谓群臣毕至,文武咸集。当年天下大乱,门阀大家,世族豪绅纷纷扶老携幼,举族而迁,渡过黄河,南下避乱,而其中有个大家族却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广筑坞堡,训练家兵,渐渐割据自守,成为一方强主,各路人马都不敢轻易动他,反而极尽拉拢。流民豪杰便纷纷投奔,势力越壮越大,成为北方最有实力的世家之首,这,便是如今的扶风董氏。
瑾穑记得小时候祖母同她说过,如今的董氏在北朝号称‘董半朝’,一家之姓扛起了北朝半边朝纲,以前她对此感受并不深,但是今日这宫宴之上的场面,真是深深震撼到了她——别人家都是坐了一席之地,董氏一族坐了满满一列,席上座次的数量,比楼氏还多,可见楼氏掌兵,董氏掌朝,所言非虚。
望着眼前这上下和睦,觥筹交错的场景,瑾穑心中不禁慨叹:皇后母族把持兵权,贵妃母族把持朝纲,前有万民崇敬的长兄对比,后有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环伺,自己身边这位身娇病弱,被举国臣民公认活不太久的太子,东宫之位坐得,可真是不容易啊……
疲于应付朝臣兄弟的慕容淙感受到了身旁投来的同情目光,不禁回视,二人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在一派推杯换盏的气氛中,分外惹人注目。
“皇兄皇嫂真是恩爱,果如传说中的那般,羡煞旁人。”
说话的是宁国公主,她正俏丽地立在案前来向他们二人祝酒。她是北帝最小的女儿,比瑾穑只小了一岁,生母身份不高,因此并不受宠。
“皇兄与皇嫂恩爱有加,妹妹求你的事,你可不要忘记了。”祝酒完毕,宁国公主拉着慕容淙的衣袖,压低了声音道。
慕容淙淡淡地答了一句:“知道了。”
宁国一听,权当他答应了,开心雀跃了走了。
“公主所求何事?这般开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在北宋当陪房》《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志怪书》【耐看小说网】《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疫病之上》《赛博朋克:2075》《仙子,请听我解释》《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