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人生》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初中分班的时候,张轻寒没能和她的任何一个死党分在同一个班里,对此她深感遗憾。虽然小学临毕业时,发生了点不愉快的事,让她对她们有些失望,但她们之间仍然是好朋友,她打心底希望能在新班级里有一两个老友可以相互照应。看着周围的同学与自己的昔日同窗有说有笑,张轻寒难免觉得有些孤单。不过好在孤单只是暂时的,开学的十几天后,她便结识了新的朋友。新朋友是她在回家的路上偶然发现的,她不止一次看到同班同学与自己走一条路。慢慢熟识了以后,张轻寒开始与他们结伴而行。他们一共有四个人,除去轻寒外,还有一个女生和两个男生。那个女生的名字叫闫晓夏,两个男生分别叫陆青波和苏锦森。和他们同行的日子是快乐的,从学校到家的漫漫长路,因为有了他们的相伴,使得轻寒不再觉得寂寞。
朋友已经交到了,接下来就该一门心思好好上课。步入初中后,张轻寒明显感到学习难度加深。尤其是数学,她在小学时就不太擅长,如今升了初中更不觉得轻松。她内心极度渴望能够得到一个优秀老师的指导,使得她的数学成绩再提高一点,从而成为各科均衡发展的完美学霸。然而她的数学老师却没有帮她很多,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她对数学的积极性。可是,一开始的时候,轻寒是敬重他的。
数学老师名叫方裕,是一位刚从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的有志青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一副干劲儿十足的样子。这不,了解到轻寒所在的班级小升初成绩居年级倒数后,他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这一局面。因此,在第一节数学课上
他就给全班同学来了个下马威。他进得教室,班长喊过“起立”之后,同学们慢慢腾腾地站起,等了许久也听不到那声“请坐”。就在同学们感到不耐烦之时,方裕开口了:“听见起立的口令,还不快点站起来,在那里磨蹭,没有一点中学生朝气蓬勃的样子,再来一遍。”说着,就走出了教室,几秒钟之后,他又进来。“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这一次配合默契、一呵而就。等到同学们坐好后,借着问好这件事,他开始一本正经地讲上数学课的规定。如不准在课堂上打瞌睡,每周至少到办公室问一次问题,将一整节课的时间都用来讲他的规矩。下课铃声响起时,他用“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作为结束语,之后迈着大步潇洒地离开了,只留下一群不明所以的同学们。方裕一出教室,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这个老师好严厉呀,以后有我们受的。”“就是就是,摊上这么个老师,真够倒霉的。”轻寒默默地听着他们对方裕的评价,不禁喜上眉梢。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不爱学习的呀,因为只有不爱学习的人,才会对老师的严厉产生反感。而自己——一个愿意好好学习的人,就十分喜欢要求严格的老师。哈哈,单从态度上看,她就已经遥遥领先他们了。张轻寒浮想联篇,她仿佛已看到自己考全班第一,甚至全校第一的景象了,那真的是无上荣光啊。
方裕这个人除了爱立规矩外,还特别喜欢亲自出卷子来考查同学们的学习水平。在方裕组织的前几次考试中,张轻寒凭借着她的勤奋,取得了不错的分数与名次,又凭借着不错的分数与名次,得到了方裕的关注与认可。那个时候,轻寒天真地以为年级第一的称号马上会被自己收入囊中,再深奥的考题也都不在话下了。然而没过多久,她在平时测验的成绩便开始下滑,有两次甚至只考了七十多分。这可把她给急坏了,除了着急以外,更多的是对于自己的否定与怀疑。她考成这个样子,并非是因为不刻苦,相反地,她很努力地在学习,刷的题不比分数高的人少,去数学办公室问题的次数也比他们多。然而还是考砸了,尽管轻寒有点知道,数学对于她来说是弱势科目,可是她坚信勤能补拙,如果自己加倍努力,就会赶上那些有天分的人,哪怕赶不上,也不至于被落得很远。可是现在,她迷茫了,她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利,打击着、折磨着轻寒。这些虽然煎熬,不过也可以忍受,真正令轻寒感到痛苦的,是方裕对她的成绩歧视。
一次随堂考试的成绩出来后,方裕把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霸叫去谈话,名曰谈话,实为批评。可是被叫的那些人里,却没有轻寒。她此次并没有考好,仍旧是不到八十分。但是方裕却没有叫她。轻寒望着被叫到的同学们离去的身影,内心充满了羡慕。她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哪怕是被批评也心甘情愿。被批评也是好的,因为有实力,所以会被寄予厚望,因为被寄予厚望,所以比对别人多了一丝严苛。而对于她,方裕不曾有过如此厚望,在他的心中,轻寒的水平应该如此。轻寒猜想着方裕的心理,不由得潸然泪下。其实她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这次的考试她的确是正常发挥。找遍整张卷子,也寻不出一处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的题目。甚至还有两道选择题是在临收卷时随便乱写的,竟蒙对了。可哪怕是这样,她也想要老师对自己的期望高一些啊,她自己本来已经很自卑了,要是连老师都放弃了她,她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夹杂着种种情绪的泪水仍旧在无声地淌着。若不是上课铃声响起,轻寒恐怕会一直伤感下去。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轻寒也慢慢忘记这件事了。学习还要继续,她总不能因为老师对她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就停止努力了吧。然而现实就是这般残忍,轻寒好不容易才调整好的心态,很快就又被方裕所击垮。第三次月考后,学校开始了紧张的判卷工作,为了能在周一之前出成绩,有些老师动用了学生来帮助他们判试卷。方裕自然也找了学生来帮他。本来,对于这样出风头的事,张轻寒是不敢奢望的,方裕愿意让谁去就让谁去,她管不了。只是最多有点羡慕,也没有其他想法了。如果不是闫晓夏多了句嘴,张轻寒何至于对方裕心生芥蒂。
事情是这样的,周五快放学的时候,方裕把闫晓夏叫去了办公室,与她商定判卷的人选,除了包括她在内的两个数学课代表外,还需要叫三个人,方裕想了两个,还剩一个名额,一时无法决定,晓夏便提议道:“老师,张轻寒怎么样呢?”方裕皱了皱眉头,拒绝道:“算了算了,还是叫……”回家的时候,闫晓夏把这件事告诉了轻寒,本是说者无心,然听者有意。若没有闫晓夏的推荐,方裕选了别人,那无可非议。可是,闫晓夏明明都已经推荐了自己,却被他拒绝,而选择了一个平时比较吊儿郎当,但比她成绩要好的女生。可见万般皆下品,唯有成绩高,她努力地想学好有什么用?态度再怎么端正有什么用?终究比不过人家碾压式的分数。分数可以决定一切,甚至能让老师对她的缺点视而不见,依旧重用她,只为她学习好这一点,她不早在三年级时就从第一名的身上见识到了吗?为何现在还会大惊小怪,黯然神伤呢?在闫晓夏面前,轻寒竭力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然而在和她分别以后,轻寒的泪水很快流下来,止都止不住。
如果说之前的谈话事件和判卷事件是轻寒小题大做的话,那么这一次就真的是方裕做错了。期末考试后的数学课上,方裕在讲着试卷。讲到某一道选择题时,他突然朗声说:“这道题的难度很大,全班只有三个人做对,最让我意外的是张轻寒竟然做对了。”听到方裕说张轻寒的名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她,眼神中满是羡慕,而轻寒却被气得咬牙切齿。呵,我做对一道难题就这么不可置信吗?在你看来,我就这么笨吗?凭什么我就不能做对深奥易错的难题?你可真会说话,听上去似是在表扬,但实质却是嘲讽。轻寒又想起之前在她成绩好的时候,方裕不止一次夸她勤奋好学,将来定然前途无量。如今再回想他当时的话,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前前后后经历了这么多事,张轻寒对于方裕的态度也就不同了。原来,她是那么地崇拜和喜欢,后来却是深深的鄙夷与厌恶。这不单单是因为他对轻寒的成绩歧视,更因为他偏激的学习观。在他看来,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影响一生的程度,故而他觉得为了学习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时间、健康、甚至是生命。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令轻寒印象深刻:你们有些不好好学习,混吃等死的人,根本就不配活着。只是因为学习不好,便不配活着,这样的思想多么病态可怕啊。意识到方裕的极端后,轻寒也就不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了。殊不知,这又何尝不是轻寒自己的极端之处。当她爱一个人时,他微微蹙眉,她都会忧心不已;而当她认清看透那人之后,哪怕他死了,她也波澜不惊。她不怕极端,只怕不够极端。爱的时候不够爱,恨的时候不够恨;坚持时不能彻底,放弃时又总是犹豫。
说起方裕对于张轻寒的影响,除了成绩方面外,还有恋爱方面。说明白一点,就是方裕的一些话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她的婚恋观。那一节推心置腹的恋爱心理课,源于隔壁班某对情侣恋情的曝光,借着这件事,方裕说了说恋爱这个话题。首先,他在黑板上画了两幅曲线图,左边那幅由零点出发,先向下走,成为负值,然后突然上升,达到最高值。接下来保持一段最高值,之后下降,如此上升下降,循环往复,但图像始终保持在正值区域。右边那幅图则是从零点开始,持续上升,达到最高值后,突然下降至零点以下,然后在零度线上下呈高低起伏状变化。看着不明所以的同学们,方裕开始解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好感度。左边的这幅是女生对男生的心理变化图。试想一下,一个女生突然被表白,被各种纠缠,她首先会觉得这个男生很烦很讨厌。可是,随着这个男生不断地示好,女生的心会被慢慢地打动。要知道每个女生内心深处都至少有一个柔弱的点,一旦男生触碰到这个点,她就会喜欢上你。当女生喜欢上男生后,她对男生的好感度会突然达到最高,且热度会保持一段时间不减,然后随着二人关系的深入,好感度会下降,之后反反复复。”这番话过后,他稍作停顿,又继续说:“右边这幅是男生的,当他对一个女生一见钟情时,好感值会从零开始,持续上升达到顶峰,女生被打动接受了他,在一起后,女生的缺点开始显现,然后好感值下降,磨合一段时间以后,又会有所上升,然后不断上升下降。”
方裕讲解完图,张轻寒不由得感叹,若将两幅图重合,其实相交的地方并不多。由此可见,喜欢的时间不同步,就总有一方是不快乐的。接着,方裕开始讲他所知道的早恋故事,无一例外全是悲剧。要么是抑郁了的,要么是荒废了学业的。最后他总结到,无论当初是谁追的谁,最后吃亏的一定是女生。张轻寒第一次听这样的说法,她觉得深受震撼,反复品味过后,仍以为有道理。以至于过了很多年,她还清清楚楚地记着这句话。而方裕所讲的那几个早恋的故事,也不知是他为了让同学们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杜撰的,还是确有其事,轻寒都信以为真。她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早恋是错的,是害人害己的,我千万不能早恋,千万不能吃恋爱的苦,千万不能为了一时的欢愉,而毁掉自己辛苦得来的成绩。有了这样的想法作为心理暗示,张轻寒果然没有早恋。可是由于她过度的自我暗示,而导致她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偏执的恋爱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赍志以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