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了又等,等到学生群中开始诉说起来朝廷正经事,道祭酒夫人忙于处理护国公家务事,才命二小姐临危受命主持暮春踏青宴会。免得国子监上下因为缺乏主事人,错过了既定的节日。
于是裴敬学才敢拿着文章再一次拜访。
得到门子转述有空的回应,裴敬学含笑入内。
一跨入书房,裴敬学敏感的发现何祭酒今日所点燃的香料,不是往日惯用的金贵御品沉香。
以往他还未跨入书房,都能感受到香气顺着鼻腔流淌全身,带来明显的清凉感。能顷刻间让人心旷神怡,摒弃杂念,变得心平气和。
眼下燃烧的不知是什么香料,只依稀分辨出些柑橘花香的气息。反正经过精密的配方,味道是透着春日草木特有的清新。
飞速扫了眼珐琅花卉纹海棠形三足双耳香炉,裴敬学行礼过后供上自己精心斟酌过的《惠农策》。
——泰兴帝因在北疆历练过,是知道民生疾苦。一登基革除弊端,便在励志推广北方等地朝南方等鱼米之乡学习轮作耕种,让粮食尽可能的一年两熟。还引进些番薯等海外作物。然,政策之心虽好,实行起来却是困难颇多。
当然对于他而言,却恰是青云梯。
何承道一目十行过后,压下点评之心,按了按额头,佯装病患,长长叹息:“今日家中诸事繁杂,你便将文章复述一遍,也算练练声。”
“记得先前教你的练声技巧,做到头腔、鼻腔、口腔、胸腔四方共鸣,方可字字清亮,坚持长久。”
这一声强调,何承道也是真发自肺腑的惜才。
这裴敬学到底是农家子弟,顾得了学习处理得了庶务,容貌体态这些虽有注意,但到底不是世家子弟,也没什么靠谱的夫子指点。故此一进国子监时,气息弱,字音颤,跟人文辩没两回,嗓子都喑哑了。
说实话就这战斗力,哪怕有真材实料,搁朝堂掐架都掐不赢!
能站在乾清宫的文人,那都是不喝水能骂上一天的,还声若洪钟,气定神闲的。
何承道回想当初,听得传入耳畔似玉珠落盘的悦耳声音,满意的吁口气。聪明的娃,学啥都快,让人有为人师的成就感!
哪像那谁,尽毁桌案了!
瞄着何承道满脸满意之色,裴敬学缓缓吁口气,将自己的文章流畅又响亮诉说后,还开口缓缓解释起原委来:“还望祭酒海涵。”
“昔年家父在世时,也曾有帮工提及过轮作。虽然此法一年两年下来对农田增产有利,但数次轮作后却会致土地贫瘠,导致产量不增反减。”
“故此学生推己及人,百姓有所抵抗,不愿从父母官之令,也情有可原。毕竟粮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
何承道嗯了一声:“所以你提议效仿江南织造局?”
“是。民间集市五日一回,多的是互相以物易物。大豆适合轮作肥田,可以做豆腐可以榨油。但百姓自行卖,怎么卖便是个问题。学生斗胆,之所以有愚民一词,也是因为百姓也会跟风逐利而为。故此倘若他们一窝蜂种植黄豆,黄豆多了这个价就会跌。倒是秋收过后,对百姓而言一年收成不增反减,便会让他们觉得是政策是父母官的错。”
最后一句说完,裴敬学顿了顿,目光看了眼何承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