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晏明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们看,这是土匪三当家用的刀,”说是刀,不过是薄薄的铁片,柄短刃薄。
郭清指着刘家大哥,“刘大哥,麻烦你用此刀砍桌。”
刘大哥用劲力气,狠狠劈下,红木做的八仙桌留下深深一道痕迹。
大家看的一惊,想到要是砍在自己身上,怕不是要皮翻肉烂。
郭清又举起唐刀,这是郭清在现代买的仿古唐刀,檀木雕龙的刀柄刀鞘,百炼花纹钢覆土烧刃,抽刀时闪耀着寒锋厉芒。
“这是我的刀,”说着他叫刘大哥和他对砍。
“啪”的一声,两刀相击,土匪的刀发出脆响,被唐刀一斩两段,刀片高高飞起,惊得众人纷纷躲避。
“哇!”
众人赞叹:“这是什么刀?这么锋利!”
郭清:“这是唐刀,我师傅传给我的。我那里还有几十把,愿意拿出来,供大家御敌。”
气氛一下子火热了起来,大家连忙上前要好生摸摸唐刀。
有了这样的武器,他们面对土匪的胆怯心理立刻消减了大半。
说到底,土匪的来源不过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或者不好好过日子的二流子,没有经过正规军的训练,在武力上大部分全凭本能。
他们溪北村的老少爷们从小在山里摸爬滚打,民风彪悍,日常和野兽也敢一战。
有勇气有兵器,他们还有智囊团。
刘老爷当年在外行走,见识颇多,族老们也各显神通,说着自己的生活智慧,郭清凭借着现代知识也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制定了临时防御方案。
在通往村子的来路上设置消息树和岗哨,村中青壮分为两队,昼夜不停巡视整个村子。
住在村边的村民暂时住到村子中心的人家里,缩小防御范围,村民们连夜在村子周围建设围栏。
郭清贡献了自己的各种工具,柴刀、斧子、锯子等所有能用的上的。他第一次忘记了松茸生意,回到现代去省城匆匆忙忙买了上百把唐刀和匕首,清空了店家几年的积攒。店家以为他是剧组用倒没怀疑什么,就是不肯给他开刃,郭清只好买了工具吭哧吭哧自己开。
十岁以上的村民不论男女都发兵器,大个子用唐刀,小孩妇女用匕首。
刘老爷带着刘根和几个有功夫的人,紧急训练村民学习砍杀躲避的技巧。老人、儿童用破衣和草木扎成草人,供大家练习。
全民皆兵,气氛热烈而压抑,忙碌而焦虑,大家都在等那一刻来临。
他们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打不过大家就撤退。山里有处隐秘的山谷,是村民挖松茸时发现的,暂时可以躲避。
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有土匪的踪影。
城里的陈伯先熬了一夜,东家没来,孩子们也没回城,他急的五脏六腑都烧了起来。城门一开就直奔溪北村,骡车架的哗哗响,平日里一个时辰的路,他半个时辰就到了,给骡子累的直吐舌头。
村里的岗哨看见烟尘滚滚而来,“嗷”的跳起来,声嘶力竭大喊:“土匪来了!”
然后连忙吹响哨子,放下消息树。
巡逻的青壮迅速提刀埋伏在村口,等到马蹄声响,拉起绊马绳。
陈伯先越是靠近村口心里越慌,往日这时候就有村民出来活动了,怎地今日村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村口还怪模怪样的建了两个岗哨,架起了拒马桩,看着和土匪寨子似得。莫不是,村里也遭了殃?
说时迟那时快,陈伯先来不及减速,骡子嘶鸣着倒地,他一个跟头摔下骡车,疼得发不出声音。
等他睁开眼睛,烟尘散去,一群人大眼瞪小眼才知道是自己人来了。
“不是土匪!是陈掌柜来了!”
真是闹了个大乌龙。
刘根扶起陈伯先,尴尬极了。忙唤同队给村里报信,说陈掌柜来了。
好在他没什么大伤,缓了片刻也就过劲了,刘根扶着他一瘸一拐去祠堂。
郭清他们现在都在祠堂前的空地练习搏杀。
“东家!”陈伯先见到他眼泪都快下来了,拉着郭清左看右看,“东家,你没事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