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商量好了正事,苏辛慢悠悠背着手走近,看见沈铭就忍不住冷哼。
沈铭亦是乖巧叫了苏师傅,苏辛问了他几句工的事,沈铭都答得很详细。这个男人,在艺人面前,包括在所有外人面前,都不如在苏辛面前听话——安妮曾以为沈铭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只会对能帮助他事业的人关注,但沈铭在苏辛面前的表现,让安妮刷新了对其的认知。
苏辛是不能帮助沈铭事业的。
戏曲界和演艺圈,几乎搭不上话,苏辛在戏曲爱好者眼中是大师,可他能决定娱乐圈的资源吗?
不能的。
他不是沈铭的老板陈振东,也不是国际大导演瞿逸飞,更不是桃李满天下的郭院长……可沈铭对他的态度,要比前三个加起来还要重!
安妮稍微晃了晃神,沈铭和苏辛已经谈完了。
苏辛对沈铭呢,每次看见都有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可瞎子都能看出来,苏辛其实有多么关心沈铭。
见安妮难得呆愣,沈铭轻轻咳了一声:
“时间不早我先走了,你多听苏师傅的话。”
啊?
她哪里不听话了,经纪人老爷简直有点莫名其妙!
不过在苏辛面前,安妮识时务为俊杰,很乖巧点头。苏辛也绷不住严肃脸了,忍不住有了点笑意。
沈铭顿时高兴,安妮在交际时,不管什么场合都不给人丢脸是真……很多人活到几十岁,可能也不如安妮讨人喜欢。
“……嗯,等你登台开嗓时,我会来捧场的。”
沈铭丢下这句话,就迈着他的大长腿走了,留下安妮一脸懵逼,这特么是把他的“捧场”当成了听话的奖励呢?安妮绝对沈铭的自大已经没救了,她从来没被人像现在这样当成宠物一样哄过。
奖励你妹,她又不是小狗儿呢。
……
安妮以为自己只是登台开个嗓,检验下她这段时间学昆曲的成果。戏曲是很不好学的,台下不练个十年功夫,上台一开嗓在行家面前就露了怯。但安妮大概真的有点天赋,或说她的“金手指”在学习昆曲时依旧是管用的。选择剧本分析后代入角色,除了没有模拟拍摄,她简直像走完了戏曲中那一角色的一生。
戏曲的某个角色,代入后体会绝对要比影视剧本深刻!
影视剧本,是由某个编剧或者数名编剧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写得再深入人心,对某个角色的倾注毕竟有限。
但戏曲不同。
戏曲的剧目,流传了多少年才变成如今这样?就像安妮要唱的《牡丹亭》,自汤大家写出来后,那些叫人读着都口齿留香的华美辞藻,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几百年里,《牡丹亭》被多少戏班表演过?在时光的流转中,《牡丹亭》里每个角色,都倾注了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这些情感将角色变得复杂丰满……安妮第一次代入“杜丽娘”时,是第一次觉得承受不起角色的人生重量。
《牡丹亭》是汤大家在将一个冲破封建枷锁的爱情故事,男女梦中幽会,继而相爱,醒来后却不能在现实里在一起,杜丽娘因情身死,又死而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今天看来真是一点都不新颖,可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歌颂这种故事却是极为大胆的。“杜丽娘”这一角色被各种名旦演绎,谁都有不同的理解,岂会不复杂呢?
所以,代入角色时,给了安妮极大的冲击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