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锋狂》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教练我错了,我接受惩罚。”
李玉明深深的向曹禺躬身认错。
曹禺的脸色这才缓了过来,颔首道:“你今天一场进了三个也是功不可没,但为了让你记着这事,功过不相抵,还是十圈,不能少。”
转而,曹禺望向其他球员,眼神中满满的深意。
“你们可知道一名球员高度的战术执行力是多么重要吗?当年董方卓在曼联不是因为顶撞弗格森或者训练不认真,而正是因为缺少这个战术执行力。”
一直静静的靠在一旁的毛建清听完曹禺的话,默默的点了点头。
跟他同个年龄阶段的球员都有过留洋经历,但大多数都因为这个问题而遗憾回归,尽管媒体都把他们称为“修成凯旋”。
战术执行力正是许许多多中国球员留洋不久后就被打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去到国外,中国球员跟外国球员一对一比,能力是不差的。
只是,去到赛场上,中国球员因为语言问题还有战术执行力都导致了他们很多时候游离在教练的战术体系外。
没有哪位教练愿意自己的球队出现一名不听从战术安排的球员。
曾经有一个笑话——
老外教练一直在场下喊着:“usingyourhead。”
场上的中国球员十分不解,这老外在喊啥呢?
队长急中生智,看老外一直指着脑袋,他惊呼:“老外在叫我们用头球呢。”
……
usingyourhead,在有道英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意思:利用自己的头脑;动脑子。而不是球员所谓的“用头球”。
这就是中国足球一直在技战术方面落后的一个悲哀。
高技术,高水平的外教一批来了,一批走,但是球员的能力就不见提升,这不是外教水平不行,而是球员根本就不能把外教灌输给他们的东西在场上发挥出来。
这不仅是因为语言,还因为从小没有养成强有力的战术执行力。
在训练时,由于有着翻译在一旁慢慢的讲解,还能打个七成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