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上掉下个傻儿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高嬷嬷带着王嬷嬷一起收拾东西,虽则只是去庄子住一日,该带的东西还是要带上才好。见她似乎有些郁郁寡欢的模样,王嬷嬷便出声安慰道:“姐姐也无需太过在意,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她不会计较这些的。”
至于灿灿,那孩子更不会了。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可灿灿对林黛的好她是看在眼里的,在王嬷嬷的心里,灿灿已经能排在一个不错的位置了。
当然了,裕王对灿灿的看重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还将高嬷嬷派来,肯定是信任她的缘故。为裕王的乳娘,如今灿灿身边的掌事嬷嬷,她听到林黛如此说后反驳,也是情有可原的。
至于高嬷嬷纠结的失礼在王嬷嬷看来是大可不必。她也懂,内务府出身,一直呆在裕王身边的高嬷嬷接受的都是森严的规矩,为奴婢,为下人就是要百分百依从主子。服从已经成了他们刻在骨子里头的东西,奴性挥之不去。
这样的劝导高嬷嬷自然是听不进去,但她很清楚,自己不能再揪着这事儿不放了。“我知道,也已经给王爷去信求他责罚了。”
她当然知道主子们不会计较,但规矩不能破,高嬷嬷伸手止住了还想劝慰自己的王嬷嬷,“无需再劝,这件事就到此。”
说罢,转移话题,跟王嬷嬷说起了主子出行时的注意事项。
原本为了方便灿灿出行,裕王将当初随行的三辆马车都送给了灿灿,跟着他一起留在了贾府。如今正好能用上,几个姑娘和灿灿一辆马车,下人们一辆马车,还有一辆正好能装上行李。
随行的除了贴身伺候的人之外,灿灿还点了两个侍女,六个侍卫和两个粗使嬷嬷。加上贾府三个姑娘和他们身边的人,吴新登特意跟王熙凤要了两辆马车才算是安排妥当。
这一行人五辆马车,还有裕王府的侍卫骑马带队,是真的不低调,尤其裕王府的马车都是有标记的,贾府亦然。原先就在京城中广泛流传的闲言碎语,如今更像是得到印证一般到达鼎沸状态。
连广禄进宫,都被皇上打趣了一番。
今日是休沐,没有早朝,广禄将自己得到的两颗药换在了特制的瓶里,带来献给皇上。也正是因为他的行为,难得被皇上留在宫中用膳。君臣和乐聊着天,闲话时,倒是提及了他的婚事。
如今广禄府上并无福晋,也无侧福晋,全赖他额娘掌管着后院。她并非老裕王的福晋,却因为广禄成了裕王,便成了家里的老太君,其实不过是四十多岁的年纪。而已过弱冠的广禄也的确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难怪她着急,也难怪皇上关心。
“听闻你对林家姑娘颇为照顾,似有意,还一同游了京城?”
皇上笑眯眯地说道,看着广禄的眼神里充满了打趣。
他对于汉臣并没有太多偏见,甚至是颇为看重。如今朝局不算稳妥,文有张廷,武有年羹尧,再加上隆科多和广禄,他倒也还算是得心应手。至于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在刚刚上任的紧绷消散后,也对权势有了新的认识,处理起朝务来更为顺当。
制衡成了他的重中之重。
而林如海的确是先皇心腹,为人端方,识变通,颇有才气能力,是个不可多得的为官的材料。江南文风鼎盛,他居中调和,盐务上并无纰漏,皇上虽然有意让广禄整顿江南上下官吏,尤其是盐务问题,只是苦于那一滩浑水非一人能左右。
若是联姻,既可以让他们翁婿联手,又能够迎合他满汉一家亲的政治理念……当然,前提是,广禄与那林家姑娘的确有意,这样才能成就一桩美谈。
广禄当然也知道外头风言风语很多,只是皇上也如此关注,他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汉人重名节,尤其是林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传出这样的话到底对林黛的名声不好,他想起自己第一次遇见林黛时的场景,那样的女子实在不该被流言耽误。
面上表情完美无缺,广禄克制住心里头想要翻涌而出的解释,简单地跟皇上描述了情况:“不过上回带灿灿去逛街时,同行一次罢了。”
至于送去贾府的东西,也都是给灿灿的,“臣新认的这弟弟,对林家姑娘更为亲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来就山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