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第五十七章
遇险
小超市整顿好重新开业才没两天时间,黄一峰竟然就接待了好几位想把家里收上来的土豆卖掉的村民。
他也旁敲侧击地问过原因,可是这些村民都三缄其口,或是扯了其他理由敷衍过去。
黄一峰奇怪的找到梁康时:“最近村里发生什么事了吗?他们这些人为什么突然卖掉土豆?”
梁康时对这事更是毫不知情。他无所谓的说道:“他们敢卖你有什么不敢买的,前几天你不还发愁买不到土豆吗,这下正好。你要是吃不下这么多土豆,也给我收上一些,一会儿我到家里搬两袋大米到小超市去。对了,现在一斤细粮能换多少土豆?”
“一般都是四斤土豆换一斤大米,碰到急着出手的,也有五斤土豆换一斤米的时候。”
梁家村的地里不出细粮,像梁康时这个岁数的人,家里的地从小就没种过小麦和水稻,大家没这个经验,年景也不好,更不敢贸然种植新作物。所以整个村想要吃细粮就得拿种出来的东西去换。
去年冬天政府交换物资的时候就收玉米和土豆,换下来大米和面粉。没其他的地方买米面,这几乎是村民们能得到细粮唯一的办法了。现在村民们家中的米面,也多是去年冬天换来没吃完的,已经成了村里商品流通的硬通货,平日里在小超市里买东西,别的东西未必保险,大米肯定是花得出去的。
今年玉米受灾的时候,农业站经常派工作人员下来查看。有些村民担忧今年能不能有足够的玉米换细粮吃,农业站的工作人员就委婉的提醒过,现在全国的粮食产地都有大大小小的病虫害,干旱也十分严重,今年未必会有像去年一样大量的细粮能拿来交易,所以提醒大家省着点吃大米和面粉,也掺着玉米面等粗粮一起吃,免得将来只剩下粗粮。
这个消息传出来,大米和白面的价格就肉眼可见的涨了一截。去年可是两斤土豆就能换一斤大米,黄一峰现在要四斤土豆,也有不少人愿意。
人可以天天吃大米,但不能天天吃土豆。反正梁家村大多数人还没到吃不饱饭的地步,换点精细的粮食吃,也不至于折磨肠胃。再说土豆也不像大米那么适合储存,一个储存不当就发芽发青,不能吃了。
————
黄一峰正说着,看见季明岑死死地盯着窗外,表情阴沉沉的,他愣了一下,“怎么了小季?这两个柜子都不行吗?”
季明岑走过去,悄悄的折下两个花枝。杨书兰喜欢鲜艳的东西,这是季明岑最近才发现的。自从住到第六初中以后,杨书兰手里就多了一个小小的彩色玩偶,上面带着细绳,一看就是挂在哪里的小装饰,杨淑兰对它爱不释手。
这是季明岑到工程队的第九天。工程队的活很重,但他做的最多的其实是到很远的水井处挑水。村里水井的水位越来越低,已经有更多的井里打不出水。
梁家村本想集全村之力打个公用的深水井,结果遇到了突发的地震,钻井的设备过不来,深水井也泡汤了。现在只有寥寥几个水井里能打出水,每次去都要排很久的队。
他们两家人借着小超市的掩护,轻松就能实现换到足够数量土豆的目标。
没等季明岑答话,黄一峰也探头望去,看见马路边上站着四个男人,他们似乎也朝着小超市的方向打量着,似乎也看到了店里的黄一峰。
他心里升起羡慕,在临山村的时候,院子是公共的,总是挤着很多人,十分嘈杂,季明岑只能另寻没人要的空地开垦种菜。搬到教室以后,操场也不属于他自己。他只想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小院,不用时刻担心有人闯进他们的栖身之所,偷走他辛苦积攒下来的财产。
梁康时算了算,觉得这些还不够:“那些分红也算上,再加两袋大米,我趁这个机会多换一些。”
今天黄一峰和易君都在小超市里,季明岑走进去打了招呼,黄一峰就把他拉到一边,翻出个本子来,给他讲柜子的式样。
黄一峰觉得奇怪:“收这么多土豆,你是确定今年粮食基地也会下来换煤炭吗?有消息了吗?”
路过一户人家,季明岑看见门口的洋姜丛被拔起来扔到一边的土沟里,那户人家可能正准备收洋姜,既然地下的洋姜已经成熟,那么上面的枝叶留着也没什么用,被丢掉的整片洋姜虽然已经枯败发黄,可上面还留着几支还未彻底开放的洋姜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北美新神》《锦宫春暖》《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惶惶》《诡秘之主》《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文明之万象王座》《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北宋穿越指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