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字叫做血弥撒,奇怪了,怎么中国会有这种事情。”
宋欣欣说:“那这个工人的死是怎么回事”
谷教授说:“工人祭祀需要祭坛的,搞这些玩意的人通常都是贵族,不可能亲自做祭坛,所以得有个工人干活啊,造祭坛可不得用沙子水泥木料石材什么的,跟家庭装修差不多。”
三人面面相觑,这么匪夷所思的案情,谷教授三言两语就给道破了。
第四十六章永生
宋欣欣的目光投射到谷教授的书上,那是一本装帧很普通的纸书,按理说记载这种邪恶仪式的书不应该是中世纪的镶金边羊皮典籍么,她提出看一下这本书,谷教授很大方的递了过来。
这是一本外文书,具体是哪国文字宋欣欣看不懂,反正不是英文,也不是正规出版物,扉页上有已经黯淡了的签名,花体字很漂亮,下面有手写的日期,1896年7月14日。
“谷教授,这本书您是怎么得到的”宋欣欣小心翼翼翻了几页,书的插画很多,各种宗教符号和仪式场景,看的令人毛骨悚然。
“说起这本书的来历,也挺有传奇性的。”
谷教授点起一支烟,又给张湘渝和刘昆仑各丢了一支,开始讲故事。
“我小时候就看过这本书,后来听我父亲说,这是他三十年代末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从一个犹太人手里买的,我们都知道,那个时期纳粹迫害犹太人,大量的犹太难民从欧洲来到不需要签证的上海滩,为了生计只能变卖身边的财物,我父亲是个书痴,他说能被人万里遥远带到上海的书,一定很有价值,所以买了下来,但是并没有怎么看,只是当做一本猎奇的杂书而已,于是在书架上一放就是几十年,后来破四旧就都灰飞烟灭了”
宋欣欣想象着四十年代的近江,谷家西式大洋楼的书房里,书架顶到天花板,需要扶梯上去拿书,无数经典古籍,浩如烟海,不,这不是书房,这可以用藏书楼来形容了,但是到了史无前例的年代,一切封资修的东西都要被打倒,被销毁。旧书属于典型的四旧,旧思想旧文化的代表,在一把烈火中,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无数穿绿军装的男女青年歇斯底里的叫好,一面血红旗帜舞的虎虎生风。
“这本书和其他很多书籍一起被造反派抄走了,我以为付之一炬,没想到若干年后,九十年代中期吧,我又在花鸟市场的旧书摊上见到了这本书,和一堆盗版的小说摆在一起,我花了一块钱把书买了下来,这本神奇的书重新回到了谷家。”
光是这本奇书的失而复得,就足以让人觉得神奇了,再联想到书的内容,却又让人有种惊悚之感。
宋欣欣说:“那么说这本书流落在外面大约三十年时间,或许在这段时间进行了一定范围的传播。”
谷教授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这本书是拉丁文的,而且流落民间的时间很敏感,一直处于频繁的政治运动中,这些邪恶的东西是没有土壤生根发芽的,国内没有这种环境。”
张湘渝忍不住说:“那个什么什么功”
谷教授轻蔑一笑:“那是本土自产自销的低层次邪教,和这种血弥撒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不过追求的东西倒是一致的。”
“是什么”张湘渝和宋欣欣异口同声问道。
“永生。”
谷教授淡淡地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世界好像公测了》《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我有一个修仙世界》《从盒而来》《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系统流小说】《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