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分节阅读 32

《盛唐剑圣》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动乱,好几千万人死于劳役战祸灾祸,致使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锐减如此多的人口,委实是莫大的损失,毕竟在古代人力便是劳力,人力无价。

但府兵制却因此展到了巅峰,所谓府兵制说白了就是兵农合一。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农忙时耕种,农闲时训练。这人口锐减,天下多了许多荒芜土地,朝廷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府兵耕种。府兵待遇几乎不亚于官员,尤其是立有功勋的府兵,更是能够受到特别嘉奖,即便不幸战死,家人也能获得福利,免除田税。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自然踊跃参军,以至于兵源源源不绝,各地负责府兵训练的冲折校尉、果毅都尉可以奢侈的选择优异的兵卒加以训练,因此府兵的战斗力极其强悍。不论是突厥、吐谷浑、吐蕃还是高句丽等国家,单兵战,皆不是唐兵敌手。

但是随着人口的赠多,朝廷内部动荡,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兼之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各种情况的缘故,府兵的质量越来越差。到了今时今日,府兵的素质弱到了一定的境界,若不改兵制,增强兵卒的战斗素质。哪怕唐朝经济在达,也是谁都能捏上一捏的软柿子。

贺知章动容的看着裴旻,张旭也有些瞠目结舌。他们实在想不到裴旻竟然能说出这番言论,竟然要改自唐朝立国起实行了一百余年的军制。要知道府兵制,当初是奠定唐朝军事力量的基石,裴旻却要将基石给挖了,不能不说不大胆。关键在于裴旻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无从反驳。

贺知章惊愕半响,好酒如命的他,这一刻酒都忘记喝了,问道:“那小兄弟可有什么建议”

裴旻沉吟了片刻,道:“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其实说这话的时候,裴旻犹豫了许久,他在想历史上哪个时期的军制适合唐朝,哪个时期的军制更加高明,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说募兵制。不同的时代,趋势格局不同,制度也会不同。就如府兵制在唐初府兵制是奠定唐朝军事强大的基础,而到了现在却是军事衰败的毒瘤。不能说府兵制不好,只能说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

历朝历代的兵制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劣,再好的制度若不为这个时代所容纳,受到万千排斥,一样是垃圾的制度。

“募兵制何为募兵制”贺知章皱眉问道。

裴旻笑道:“若说府兵制是兵农合一,那募兵制算得上的兵农分离。其实募兵制与府兵制一样,在以往已有了端倪。好比太宗皇帝麾下的玄甲军,太宗皇帝挑选军中精锐,组成玄甲军。日夜操练,以战为生,威不可挡。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乱世时一些大家族或者王公贵族所拥有的私兵,他们挑选精壮,精心训练,这类兵卒战斗力往往要胜于既要耕又要训练的百姓。而募兵制即是挑选天下勇士,组成一支常备军,随时随地备战,或进攻或防守,无需临时临急募集百姓参战。”

贺知章问道:“那岂不是加重百姓负担壮勇都从军了,何来的壮丁耕”

裴旻道:“事情皆有两面性,咋一看确实是增加百姓负担。可从另一面考虑,岂不是减轻了百姓的兵役负担兵卒的军饷有国家供应,也可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更得以建立一支稳定而强大军队。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强大的军队。”

贺知章不知如何开口,张旭更是有点懵逼。

他们两人其实都是一类人,属于那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但是他们才华偏向于艺术文化,并非政治治世方便的方略。他们适合担任国子监、秘书监、礼部之类,执掌文书负责教育接待外宾等礼节方面的工,在治世方略,只能算是略懂。莫说狄仁杰之流的名相,就算是颜杲卿这样精于治世的后起之秀他们都比及不上。

裴旻所说的事情,几乎过了他们的认识。贺知章还好,毕竟混迹官场多年。虽然干的是教育编书方面的工,至少偶尔能够了解一些朝中的动向政局,张旭直接两眼花,甚至都无法理解裴旻说些什么。只是觉得很有道理,有些不觉明历。

贺知章很努力的消化着裴旻说的事情,若裴旻说的是政务,以贺知章的才智,就算没有接触过,也能分个好坏,可偏偏军制偏带军事方面的知识,他便有些力所不及了。

他无法分辨裴旻所说的募兵制,到底能不能施行。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在他面前这高谈论阔的少年,有着非同一般的才华。

“小兄弟这番高见,委实惊人,贺某才疏学浅,无法判断募兵制的优劣。不过对于府兵制的败坏,却是字字珠玑,直点我朝要害。某佩服的紧,来,贺知章这里敬裴兄”贺知章高举酒杯,将裴旻视为自己同辈了。

裴旻也是叹服,贺知章为人竟然毫不做,不懂就是不懂,绝不敷衍了事,以他的身份辈分年岁,做到这点当真不容易

“干”裴旻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三人不在谈论政务上的事情,而是如知己好友一般,天南地北的想到什么话题说什么,聊到什么谈什么。

贺知章更是让人直接在府中安排两个房间,让他们再长安这段时间就住在这里了。

裴旻肚子灌得鼓胀,看着贺知章、张旭一杯一杯的开怀畅饮,突然有个不祥念头,自己算不算交友不慎跟他们这样混下去,饮中八仙会不会变成饮中九仙

正文第十八章来自张九龄的举荐

长安武德殿

李隆基下得朝来,诸事无聊在后殿取来琵琶自弹自唱,自得其乐。

这古来音乐素有雅俗之分,所谓雅乐是用在国家祭祀、宗庙、朝会等隆重的庆典活动中,而吹奏的音乐,有着一定的政治效果。而俗乐则主要是供人欣赏、娱乐的。个中差别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美声歌曲与流行歌曲。因孔子重视雅乐,而贬斥俗乐。以故后来万千儒家学子纷纷觉得俗乐不堪而雅乐高尚。

但李隆基却不这么认为,他自幼精通音律,热爱歌舞表演,觉得俗乐虽然比雅乐少了几分的庄重严肃,却多了一些艺术性,更加悦耳动听,对于俗乐的热爱,由在雅乐之上。

李隆基此刻自弹自唱的便是由西域龟兹传来的胡曲,相较中原音乐的婉约优美,年轻气盛的他更加喜欢慷慨激昂的胡乐,他的手指灵活跳动,澎湃的旋律在殿中荡漾,粗犷而激昂的词句,由他口中传出,整个人沉溺于音乐之中,扭着屁股摇晃着身子,特别开心。若让人瞧见这一幕,哪个敢相信他就是大唐天子简直与戏院里披着龙袍的戏子一般无二。

“陛下,陛下”一个身形魁梧一点儿也不像太监的太监冲进了殿内。

“力士,没见我正忙着”李隆基正弹唱的开心,让人强行打断,面上不悦。在所有宦官中只有高力士得他允许能够不经通传进入殿内。他与高力士感情深厚,明是主仆却宛如朋友,倒也不会为这点小事与之动怒,只是兴致给打断,很是烦闷。

高力士忙道:“是右拾遗求见,不然老奴岂敢打扰陛下雅兴”

李隆基一听“右拾遗”,忍不住脊背发麻,大有太宗见魏征的感觉。

当任这个右拾遗职位的叫张九龄,韶州曲江人,出生于世代仕宦家庭,年少英才,九岁知属文,十三岁便写出轰动一时的好文章。武则天长安二年登进士及第,后来一直当任秘书郎,他政绩出色,却得不到调迁,萌生归乡之念。正好李隆基求才若渴,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张九龄应试道牟伊吕科,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右拾遗字面意思是捡起皇帝的遗漏,也就是谏官。

唐朝自太宗皇帝李世民起,赋予了谏官极大的权力,官阶不高,却能随时随地的面见天子,指点天子的错处,进行批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金玉满唐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明风流我在异世界召唤清末土司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说家朕,剩者为王继兄不善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朕,乃万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臭县令朕怀孕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玄天宗修行记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倒拔三国大宋小农民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春枝缠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谍战风云录:大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谍海无名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