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第五十三章 娱乐强心针

如今刘谨终于死了,虽然还不知道细节,但是唐寅已经断定这必然是满朝重臣群起而攻之,最终让被蒙蔽的圣君幡然醒悟,诛杀了刘贼!

“是张永!”任兴缓了口气说道:“张公公举告刘谨谋反,陛下原本不信,可最后还是被说服去了刘贼的宅子,然后在刘贼的宅子里面搜出了数百刀枪、甲胄,于是刘贼便被下了诏狱,后来陛下听闻刘贼家中搜出其所藏的屏扇中有利刃两柄,这才让陛下动了杀心,判了刘谨凌迟。”

唐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一切,满朝文武被刘谨折磨了数年,无数正臣被冤杀下狱,无数官员被迫害,甚至连致仕的都不例外,然而最后扳倒刘谨的竟然不是名教之臣而是太监?

“早有所料,不足为奇。”朱厚炜丢下笔笑道:“几年前本王便与伯虎兄说过,刘谨如果倒台如果被诛杀,那么一定只会是宦官出手,本王之所以料定是张永,是因为在皇兄的心目中,就算张永还比不上刘谨却也差不了太多,想要扳倒刘谨,靠大臣是不行的,因为皇兄骨子里面不喜欢大臣,因此大臣只能作为推手,本王相信,这其中最大的推手就是李东阳,伯虎兄,几年前本王说的话可还言犹在耳?”

“属下惭愧,王爷的分析丝丝入木,令属下心悦诚服。”唐寅确实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遥想当初有多不信,那么今日就有多震撼。

要知道三年多前,永王才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然而就是这么个少年,身不在朝堂,而且似乎也对朝堂上的事并没有那么关心,可偏偏能将今日之事分析的丝丝入扣,仿佛亲身体会一样,当真是细思极恐。

这是对人心的判断,也说明永王对当今天子和宫闱之事了解到了极点!

甚至唐寅有十足的理由怀疑,永王看上去对朝廷漠不关心,可实际上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对朝堂的关注,那么永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个字,不得而知,和周宁不一样,唐寅并不觉得永王有谋反的野心,因为没有任何胜算!

如今的大明就算还算不上国泰民安,可外无强敌,内无大乱,草原瓦剌部小王子虽然拥兵数万时常寇边,但还没有能力对大明的社稷造成威胁,在政通人和的前提下,造反就是自寻死路。

永王年少但极其睿智,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他关注朝廷的动向就毫无意义,而且如果他真要谋反,至少也得勾连笼络住一大批的朝廷重臣,但是没有,从来没有。

这一点唐寅很肯定,因为他是永王府幕僚,幕僚存在的意义就是出谋划策,永王真要有什么打算,那也没有任何理由来瞒着他。

想不通的问题再如何去想最后都是徒劳,唐寅也懒得去想更不会去问,在永王府,他只需要做好身为幕僚的本份,在永王问询的时候,尽力去解答也就是了。

“红楼梦中人找的如何了?”朱厚炜再次拾起笔来写剧本,如今已写到黛玉葬花这个经典桥段。

“回主子的话,奴婢派人去了杭州和金陵等地,如今已为四十七位艺伎赎了身,已经安排在大剧院住下。”

大剧院就修在太湖边上,离永王卫驻地相隔差不多三里,占地三十余亩,耗费五万两白银修建而成,可容纳四千人同时观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征服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清末土司王继兄不善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金玉满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臭县令朕怀孕了我家娘子太体贴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玄天宗修行记事大明风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最狂上门女婿大宋小农民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明末:边军不退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乱世种田日常大唐小说家我在水浒做奸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谍战风云录:大宋带着美女闯三国朕,乃万岁!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倒拔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HP)Forgive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谍海无名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