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第1703章 大汉太祖赵进研究(4)

特别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发的灾难让徐州人民和明帝国的边疆民族一样强悍好斗,不畏生死,不蓄恒产,崇尚武力,这样的民间传统也是赵进组织强军的因素之一。

没有地利凭依从防守上是劣势,但如果保持进攻的话,就成了优点,随时可以开拔出相当规模的力量,当赵进有了一支拿得出手的力量之后,就可以向东威胁明帝国的财赋来源——两淮盐场,并且夺取了那边的广袤荒地,这荒地是为了给盐场提供煮盐的荒草存在的,这片两倍于徐州面积的荒地成了赵进最初的领地,赵进在那里设置了屯垦庄园,收拢明帝国的灾民,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让他们为自己生产粮食,并把这些奴隶变成了自己的士兵、工匠、甚至官员。

明帝国对士绅极为重视,但这种重视变成了对帝国本身的残害,想要依靠士绅们为政权的延伸,所以给他们种种优待,不过这种优待在出身于士绅阶层的文官运下,变成了只有权利没有责任的状况。

士绅们拿走了好处,所有的义务和责任都由平民承担,这就导致了极为恶性的循环,在赵进夺得天下之前,这种恶性循环已经快要摧毁明帝国的基础,并且导致全盘的崩溃,将士绅阶层看成统治的同伴和同盟军,却导致了这等恶果,这个教训谁都会看得很明白。

明帝国的军事阶层也是个笑话,过二百年的历史中,闪亮的将星寥寥无几,各处的驻屯军和世袭军官们变成了寄生在体制上的蛀虫,他们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却成了侵吞军田的地主,这样的阶层和士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只吸取利益,不创造价值,不负担责任的废物。

无论文武都依靠不上,皇室依仗为伙伴的阶层本质上却是统治的摧毁者,明帝国的结局可想而知,在这个恶性循环下被不断压榨摧残的平民百姓,活得无比凄惨,被迫从自己的家乡离开流浪,破产破家,无处可去的民众在明帝国有个官方的称呼“流民”,官方对“流民”的态度很冷酷,往往是驱赶和置之不理,甚至会武装剿杀。

流民的组成中有很多是贫苦阶层,他们对税赋的变动和自然灾害没有任何的抵抗力,但也有很多自耕农,他们的抵抗力不比前者强太多,他们的土地和家产也是当地豪强的侵吞对象,讽刺的是,如果税赋变动和自然灾害加剧,中小地主也会破产破家,在这一阶层中,就有士绅,卫所的军户,也就是明帝国的军方农奴同样是流民的组成部分。

有了知识阶层和军事人员的加入,对体制充满了怨气的流民团队往往会成为威力巨大的破坏者,更不要说,在大明处处都有居心叵测的邪教存在。

从赵进拿起武器到他统一天下,亲身参与大部分战斗和战争的敌人都是流民和邪教团体,等到赵进的团体强大之后,很多战斗已经不用他参与了......

众所周知的是,赵进的第二皇后木淑兰女士是闻香教,也被称为华夏正教教会的圣女,类似于教皇和大牧首的地位,现在的闻香教在教义上和佛教道教区别不大,而组织体系上很接近耶稣教会却更加先进,如今闻香教的教义随着大汉帝国的征服传播各处,且光明正大,但在明帝国时候,却是一个为了敛财和实现野心家目的的标准邪教,但这个邪教几次大的行动都是被赵进破坏毁掉。

我们不是要谈赵进和闻香教的纠缠,而是要阐述一个更大的话题,赵进在这一次次牵扯流民的战斗中壮大起来,之所以牵扯流民,因为每一次大的流民暴动背后总有邪教的影子。

流民本身没有什么战斗力,大量的流民人口会洗掠沿途村镇,流民的死亡会制造疫病,这就是他的破坏所在。

散沙一盘的流民面对稍有组织,装备相对精良的民团和正规军不值一提,但这是平常的情况,有邪教参与其中后就完全不同,以闻香教参与的几次为例,在流民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极为残酷的筛选,吸纳马贼和盗匪以及流亡军士为骨干,并且有制式的兵器为装备,到最后会成为少部分精锐武装裹挟大队前进的行动,这样的情况,已经和明帝国所谓的“大军”很接近。

在这样的力量面前,区区村镇的自卫力量和县城的官方武装就不值一提了,几次闻香教掀起的行动,如果没有赵进的出现,都会造成极大的破.

极大的破坏,动摇明帝国在东南之地的统治。

当然,流民被赵进击败之后,对明帝国的统治造成了更巨大更深远的破坏,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倒拔三国继兄不善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在水浒做奸商带着美女闯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剩者为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海无名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谍战风云录:大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清末土司王大唐小说家朕,乃万岁!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春枝缠乱世种田日常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狂上门女婿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HP)For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