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样而已。
“set。”
李志忠第二趟用了国际的通用发令标准。
“哔”哨音响起。
苏祖随着哨音的动,快速起步奔跑,噗噗噗的脚步声响起。这种近距离拍摄运动员起跑加速的动看着要比赛场上美观许多,是纯粹的一种速度与美的展现。
“第二组成绩”
“6秒36。”
李志忠看了眼秒表说道,“看来左右发力脚的不同,对你影响还是有的。嗯,也可能是习惯问题。继续吧”
中午12点,午餐。12点30分开始,午休。
“今天下午练的主要是后半程冲刺,也就是速度耐力,还有在健身房练力量。”
摄像镜头出现,苏祖解释了一下下午的训练计划。
训练基地健身房。
许颖看到一系列的健身设备,微微有些眼花,当看到苏祖拿着两个25公斤左右的哑铃,在原地练摆臂的时候,很是有些意外,问出了一般行外人才会问的问题。
“跑步不是靠下半身腿部力量,为什么还要专门练上肢力量”
李志忠站在一旁,指示着苏祖的动规范,对着镜头回答:“摆臂对于运动员在短跑中有着非常大的用,如果上肢力量不够,在奔跑的步频和节奏上是有很大影响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性做功的机器。”
“而且,苏祖现在开始准备做一些弯道训练,有效的控制摆臂节奏,是弯道速度提升的关键。平常我们看着运动员过弯道很顺畅,但只有你自己去跑的时候才会发现,如果没有控制好摆臂的节奏,想在弯道上跑出最快的速度是很难的。”
力量训练结束,回到田径场上。先是慢走和慢跑两圈活动放松肌肉。
开始做加速跑的耐力训练,从60米80米,然后从80米120米,再就是120米160米,最后是160米200米。
每项跑35组,来来回回,就是跑完一趟,回起跑线,继续下一趟,间或夹杂着几分钟的休息。
枯燥,乏味,一遍又一遍。
“训练完后现在是去哪里”
记者许颖和摄像师跟随着苏祖离开田径场,看着苏祖的方向不是宿舍也不是食堂。
“运医所的医疗中心。”
苏祖在前面招了招手。
一行人跟随着苏祖走进了运医所内的一间疗养室。
“苏祖,你过来了”疗养间内走出来一名四十多岁的微胖汉子,冲着众人打个招呼,突然看到摄像机出现,顿时掩面叫道,“唉,别拍我啊”
“哈哈,江医师,你很上镜的。”
苏祖开了句玩笑。
疗养间内,苏祖洗完澡后,光着上身俯身躺医疗床上,江大恒开始给苏祖做肌肉按摩放松。
看着摄像头一直在拍摄,江大恒也逐渐放松了下来,开始聊了起来。
“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很大,肌肉关节都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肌肉按摩,时间长了很容易肌肉僵硬,影响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你看我们平常人,就说这位摄像大哥吧,长时间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在肩椎,背部,肱二头肌等几个部位就是处于劳损状态的,容易患上肩周炎和肌肉僵硬。很多运动员其实也是这样,一个固定的动和姿势长时间的锻炼,会形成一定的畸变,比如长跑的运动员脚型会变得难看,舞蹈的脚趾变形,举重的腕关节膝关节都是超负荷状态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