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第74节(第1/2页)

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第一公主》最新章节。

早在汉代时,西域就有棉布出现,但棉花一直没有传入中原,到唐朝时,岭南道边境也开始有人种植棉花,南方诸州偶尔会有棉布进贡,棉布被王公贵族当成稀罕珍品。可在中原,棉花依然顶着“白叠子”的名头,充当达官贵人花园中的观赏花草,没有得到重视。

豪富人家自有锦缎丝绸、貂裘皮袄,老百姓穿不起丝织品,冬天大多以麻布御寒,军中将士的冬袍,也是丝麻所裁。

宋元之时棉花陆陆续续传入中原,元朝曾大量征用棉花,但南北老百姓广泛种植棉花,还是明初时候的事。

以上从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原的粗绒棉花产量低,质量差,后来逐渐被细绒棉花取代。

裴英娘一开始打算先把菜油鼓捣出来,没有炒菜吃的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可忙活来忙活去,倒是棉花成了她最先种出来的物。

西域的棉花品种不适应长安的气候,勉强能够开花结棉桃,很难推广种植,她本以为试验可能以失败告终。幸好远赴南方的蔡四郎办事利落,成功从深山野林中的少数部族处求得另一种棉花品种,试种出第一批棉花,她的计划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至于土豆、米、辣椒什么的,现在根本没有踪影,彼时海上贸易虽然发达,广州有大批外国人从事贸易活动,但商队规模有限,还远远没有到能纵横几大洋的程度。

裴英娘只能望洋兴叹。

至少先种出棉花了,菜油会有的,炒菜会有的,高产量的粮食物也会有的。

裴英娘收回思绪,感叹道:“可惜没有赶上大军出征,如果那时候将士们能穿着棉衣出征,说不定能打更多的胜仗。”

然后李治论功行赏,她就可以要更多赏赐了。

李旦眉头微微一蹙,打断裴英娘的遐想,“现在献给阿父,也是一桩功劳。”

“也是阿兄的功劳。”

裴英娘眉眼微弯,笑嘻嘻道,“没有阿兄的那些户奴帮我跑腿,我哪能隔着千里之遥种出棉花来。”

南方的棉花品种也不适合关中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目前只能在沿海边疆地区种植。

裴英娘想着既然中原不能种,那不如干脆在边疆地区建立一个棉花种植园好了,遂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让蔡四郎一次性买下数万亩荒地种植棉花。那边的地价委实便宜,税收也轻,人工更廉价。

事情如此顺利的主要原因,除了蔡四郎吃苦耐劳、胆大心细以外,还离不开李旦的帮助。派去羁縻州的户奴亮出了皇子随从的身份,立即得到当地官员的鼎力支持。当地官员做梦都没想到竟然能有和皇子、公主的仆从打交道的机会,巴不得裴英娘多买些地,白送她都可以。

公主在他们的治下置地,他们求之不得。

于是,裴英娘买、买、买,当地官员卖、卖、卖加送、送、送,她名下的棉花种植园就这么捣鼓出来了。

李旦轻笑一声,“你倒是瞒得紧。”

他根本不在乎马氏和蔡四郎在流放地过得好不好,之所以会派忠仆过去照应,只是为了让裴英娘心安而已。

没想到她不声不响间,又做出一件会震惊朝野的大事。

民生关乎社稷根本,棉花如果真能推广种植,假以时日,必定能代替丝麻。

到那时,永安公主之名,肯定会随着棉花的普及,传遍大江南北。

有了民心,她的地位将会更稳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横空出世的娇帝君三魂七魄归位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折红鸾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表妹不欲攀高枝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落在荒年崽崽很闲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离人终成相思意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悍女麴凰驭龙婿穿时空的女将军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姝宠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寻找轮回的你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我靠好运壮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