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关启将军

青埂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骑兵府默默地打扫着战场,葬了自己阵亡了的战友,行了军礼,默怀了片刻,然后收拾起了能用得上的物资兵械。眼看月亮西垂发白,天色渐明,骑兵府正进行着最后的整理工作。

霍青心中明朗了,对这支边房队的前世今生,如何一步步起义、改投铜陵关,继而来到自己府中,他们的事迹、秉性、追求。随着自己的询问,听着杨曦的答复,自己心里越来越欣慰。正如自己料想的一样,孟护堂的手下怎么会有如此无惧无畏的一群人,他们的脾气秉性倒是和自己的骑兵府甚是相像,不禁生出惺惺相惜之念。也算是关启将军在天有灵,赐了这么一位战神给了我霍青府,天不亡我,天不亡我铜陵最后的一丝铁骨铮铮的军人血脉。

对这位霍青将军,杨曦也是一改之前对他孤僻、不合群的印象,他有自己的坚持和苦衷,却是不得已,若是换了自己,怕是还没有这位霍青府帅做得好。从霍青的话语里,杨曦明白了铜陵关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也明白了祈君关为什么跟着面目全非,这所有的一切还得从三年前的那场私吞军饷的大案说起。

那时铜陵关的主将还是关启将军,军中风气刚正、纪律严明,是杨曦想象中的铜陵关该有的样子。也就是在关启将军受皇上嘉奖不久,兵部突然传来一纸军令,说是要查验铜陵关的军支用度、军饷发放情况。按制度朝廷应该在年终岁尾才核查各个关上的军账的,年中突然查账,这种情况特别少见。霍青跟随关启将军入关十几年,从未出现此等情况,事后想来,这一切都是人为设计好的圈套,查账只是开始,更大的阴谋正在后面等着关启将军一步步往里钻。但那时谁又能猜得到呢!

兵部有令,不得不从。关启将军只好命人去账房抬出账本,让传令军士带回去。可蹊跷的是,原本存于账房内的账本居然不翼而飞,调来账房门外案表,翻查行走记录,返现昨日还有军记进入账房录账,几个人进,几个人出,何时出入,有没有夹带,案本上都有详记,问过值守兵士,他们也都可以作证。再问夜间轮守兵士,都说没人进出过。

不是这账本丢得蹊跷,就是兵部的人来得太过凑巧。关启将军已隐隐觉得不对劲,但一时又不能立马找出账本交差,只好请兵部的人通融几天,待查到账本所在立即快马送到皇城。谁料兵部的人闻听账本丢失,顿时大怒,一口气说了一大篇关于关启有违皇恩、私吞军饷,故意不交账本抵赖的话出来。说完之后,便取下了腰间的绳索,要来捆关启将军回皇城复命。

铜陵关的军将哪里容得传令兵士如此胡作非为,他们早已对兵部傲慢不已的传令兵极度不满,要不是关启将军屡屡劝阻,军将们早就把传令军士打将出去了。没想到蹬鼻子居然上了脸,要绑我们的主将,哪里肯容得,即时便有几个军将拔出了明晃晃的军刀大声喝着,“你敢”。

见此状,传令兵士顿时吓得面如土色,相互间来回看着,不敢上前。关启将军忙转身压住了自己的军将,意思是这是兵部的人,你们不得无礼,军将起初不依,但关启将军一个严狠的眼神过去,众军将也就不敢作声了。

传令兵士见此,以为关启将军怕事,但又顾忌他身后那般狠人的威势,便有了如下的举动。先是挺了挺身,抬了抬自己的气场,说了一番自己军命在身、实不得已的话,最后还故作为难地退了一步,将军就不绑了,但人一定要跟着他们回皇城去当面交待的。

关启将军不想违了兵部的命,因为如果此时违命,兵部便有足够的理由来拿自己,事情虽有蹊跷,但自己一身清白,不怕别人栽赃陷害,不如亲自去兵部说清楚。若是兵部欲加之罪,自己身在皇城,也可面见皇上诉说缘由,且自己刚受皇上嘉奖不久,皇上是一定肯为自己伸冤的,对这点,关启将军万分肯定。

临走之时,关启将军把铜陵关一切军务交到了平时最为稳重的一位副将手上,自己只带着最值得信赖的一个亲信韩昭随往。之后的事霍青便说不清了,只记得关启将军刚走了月余,铜陵关主将关启因私吞军饷即刻问斩的消息就传到了关上,连同霍青在内的众军将无不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怎么可能,关启将军惜兵爱才是出了名的,他还常常拿出自己的饷银周济一些困难军士,如何会惹上私吞军饷之嫌呢。

就算是吞了军饷,根据朝廷法度也是秋后问斩,哪有即刻问斩的道理。自开朝以来,只有犯上谋逆之罪才会被立即处死。这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得太过突然,太令人震撼,震撼到无法让人正常去思考,怎么会这样,难道关启将军没为自己申辩吗?就算兵部不理,还有皇上呢,皇上可是刚刚敕封了关启将军“忠君爱国,一代名将”的称号,怎么转眼间就把关启将军问斩了呢。

一个个谜团让铜陵关众军士百思不得解,但事情还在持续发生着。关启将军被斩首的消息传进铜陵关半月之后,新任的铜陵关主将孟护宗便来到了铜陵关走马上任,跟他而来的是一支由他自家的弟弟率领的装甲精良的骑兵队。出奇的是,孟护堂的身旁还有一个人,就是韩昭,那个跟随关启将军去了皇城的韩昭。关启将军被斩,他却安然无恙地跟着新任主帅回关,面色平静如以往,但隐隐能感觉到一丝欣喜和满足,就好像他是跟着孟护宗去了皇城,然后凯旋一样。韩昭的性情不是这样的,发生这么大的变故他不会悄无声息地忍着,他是不是苟且的卑人,而是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汉子,至少在铜陵关这些年,他给众人的印象就是这种如此,而今却变成了这等模样,仿若这个人的外在是他的皮囊,里面却换做了另一个人的魂,不禁让人觉得诡异得很。皇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越发地引起了众军士的猜疑。

孟护宗一上任,便开始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很多关启将军的亲信被降职,甚至直接开除军籍,但不杀,不下狱,只要把位置空出来即可。他的治人手段高绝,但总是点到为止,问罪理由不一,治军不严、私相结党、克扣军饷、顶撞上司等等。

孟护宗上任三个月左右,便完成了铜陵关重要军将的调整,毫无例外地全是自己的人,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还留用关启将军时代的人选,担任骑兵府的只留存霍青一人,也是时时被人排挤、处处受人冷落。留着霍青,孟护宗有他的打算,而霍青受了这份差,也有自己的心思,双方各取所需,才保持了这份畸形关系的持续。

孟护宗刚上任之际,铜陵关兵士情绪很大,时常和孟护堂的手下发生矛盾,再加上关启将军被皇上斩得蹊跷,铜陵关满是流言蜚语。盛传是孟护宗为了铜陵关主将之位陷害了关启将军,此等说法在兵营越传越广、甚嚣尘上,大家越说情绪越激动,眼看就起了兵变。

就在此时,孟护宗显现出了别样的治军才能。军也是人,是人,就爱财,他的做法很简单,给当兵的加饷,足足比原来多三成,铜陵关兵士大多是北境人,北境多年受北胡欺压,经济一向贫瘠,多数人当兵,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正义虽然重要,但跟自己能填饱肚子、还能让家人生活得好一些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微渺了。

钱到了手,流言自然就安静下去了,偶有的几个愤懑不满的声音,也像沙粒入了大海,难以掀起大浪。那个时候,铜陵关出现了一小股的退兵潮,也是那个时候,铜陵关出现了一大股参军潮。

就这样,孟护宗治军有方的名声开始在铜陵关传开了,继而传到了铜陵县,传到了北境,传到了皇城,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很高兴,因为兵部为自己推荐了一个大才,也因为自己的目光独到、识人有术。皇上高兴之余,也有了很切实的赏赐,提高了铜陵关的关上用度,在花费上首次超过了娄亭关,仅此于青葱关。这一出一入,孟护宗反而变得比原来有钱了,名声也比先前更旺了,铜陵关主将的位置做得是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大明风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家娘子太体贴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春枝缠(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乱世种田日常金玉满唐我在水浒做奸商朕,乃万岁!继兄不善玄天宗修行记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朕,剩者为王最狂上门女婿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战风云录:大宋明末:边军不退倒拔三国大宋小农民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清末土司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带着美女闯三国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