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
大学时候听了大大小小几十场讲座,除了俞敏洪那激昂又讲烂了的段子外,我唯独给一个叫李宁华的客座教授写了听后感。
而这个听后感如今看来是鸡血满满,但里面有一些观点就连十年后的我再看到,都觉得是对的,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那些即将要创业的大学生,或者准备要辞职创业的同行们一点点帮助。
全文如下:
今天听了李宁华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讲座,深有感悟。
李宁华是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
他为人幽默风趣,知识广博,经验丰富,三个半小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在讲座的开始,他就给我们提出了五个问题:
1、在大学学到的东西有多少能用于这个社会?
2、你毕业后能成为社会上抢手的人才吗?
3、你毕业后能适应残酷、无情、现实的社会吗?
4、你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了吗?
5、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这些问题非常现实,他说知识分为五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有知识和新知识。
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过时了的,这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暴涨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很惊人的。
当我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发现我们学的知识早就out了。
试问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其实,知识是可以过时,但是并不是过时的知识就没有用,它们会成为接受新知识的一个奠基石。
旧的知识是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习的都是基础。
基础打牢了才有可能建高楼,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当知识转换为一种能力的时候,知识本身的内容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能力的掌握就像学游泳一样,一旦会了,就永远不会忘记。
我是理科生,但是现在我早就忘了微积分,忘了细胞壁的功能,忘了冲量公式和万有引力,保留下来的,或许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
这真的很像游泳,一旦会了,就永远会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