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长安》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米粮铺子在坊南,与坊北善和堂隔着一整个晋昌坊,南北跨域五百米,且不到大学时期晨间跑操距离。
果然市集还是得‘赶早’来,从北往南有卖布料,绢布的、流动的朝食摊、带昆仑奴,新罗婢上街采买的世家马车,可不就是小型‘西市’。街市繁华,人烟阜盛,原本姜南记忆中似乎没有这样繁华坊市铺子。
又或者是因为坊西北有修缮不久的慈恩寺的缘故,寺内慈恩寺塔五层,四方楼阁式砖塔可以俯瞰整个晋昌坊,后世又叫此处为大雁塔,到底是有名的大寺庙。
方至立夏时节,伴着麦面香,伴着莺鸣,微风没有一丝暑热,信步走着也是怡然自得。
“姜小娘子也是来买蒸夏糕白面的吧。”
米粮铺子陈娘子笑吟吟道。
“两斤白面,却也买些糯米,稻米。”
姜南直言来意。
“可要蔗糖,码头新卸货的蔗糖,是从大食运来的,比原先蔗糖要更加鲜甜纯净。”
唐朝人口味比较重,春天品尝樱桃,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就是以奶酪浇到鲜摘樱桃果上,同时配浇蔗浆,简称‘酪樱桃’,想到此牙根处不免感觉丝丝疼痛。
陈娘子控制不住笑意,边舀边道:“家中阿郎服了小娘子的药方,已然大好,能肩扛米粮健步如飞了。”
米粮铺子店家郎君在码头与铺面之间搬搬扛扛,常年体力活,导致肩颈瘀血酸胀,特别是阴雨天肩颈疼得动弹不得。
“本以为要卸了这活计,现下又能忙碌几年。”
姜南略沉吟:“日子是细水长流,身子是家郎君自己的,还是得爱惜着用,不然再折损也是迟早的事。”
陈娘子皱眉,扭头看她。
姜南说起医理治疗时便极严肃,却也意识到这是人家营生,自己方才说话有些重。轻咳道:“所谓劳逸结合,磨刀不误砍柴工嘛。万不能硬扛,得量力而行,若察觉不适,定要好生歇息才能继续做工。”
陈娘子缓缓点头,算是知道面前小娘子并非危言耸听。
“既蒙小娘子劝诫,便一百钱吧。”
姜南看见稻米清透便摄不住车,买的有些多,自己细胳膊细腿并不能一趟提回去,拧着眉头正望一堆米粮发愁。既而打定主意往返两趟,军训拉练几公里也都经历过,这点路算什么。
“待我家阿郎回来,给小娘子送过去。”
陈娘子见她原地思忖半晌笑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从行星总督开始》《玄鉴仙族》【轮回小说】《神农道君》《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我的模拟长生路》《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落崖三载后》《剑阁闻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