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关这里,原本叫望湖镇。明朝开国后,百多年下来,因为临近大运河,人烟日多,交通日繁。便在宣德年间设立了一个九品巡检司。
成化十八年,两淮盐运司上书,请在望湖镇设立钞关。宪宗皇帝御笔批准,于是望湖镇便改了名叫东关。
同时,因为盐业运输的关系。地方治安一个小小巡检司压不住,更有许多商贸往来引发的官司也是纠缠不清。便将原来的巡检司升格成为江都县分署,俗称东关分署。
东关分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地长官署丞,主户籍文案的押司,管辑盗治安的都头,管教育文事的训导。
只是听这些个官名就能听出来,这满满一座东关分署,尽是上不得台面的微官末吏。
韩硕他老子贵为东关署丞,一衙长官。当面人都尊称一声韩老爷,品阶倒也不差,乃是正紧的六品官身,比江都县还高了一级。
可这六品官却是个武官。
自打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三大营在塞上输了个底掉。大明朝的武官便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到了如今的弘治年间,今上更是个只重文士,万事相安的太平天子。现如今这武官,更是成了大户人家的小妾一般,任人驱使。
便如韩署丞这六品官,便时不常的被江都县吆来喝去,还不敢还嘴。长官都是如此,其余更不入流的芝麻绿豆,便可想而知了。
“我与这胖子同在江都社学读书。这胖子是个十足十草包,二十出头了还是个童生。年年县考只是敷衍。仗着家里贩盐有几分势力,加上又有几个闲钱,在学馆里是个呆霸王。我们家好歹是卫所世袭武官出生,可到他嘴里就成了缉盗的班头。简直混账!”
韩硕还在喋喋不休,说着自家和那张胖子的过节。姚长子一边听的仔细,一边抓耳挠腮的生气:
“有这等好事为什么不叫上我,我先打了他个青红皂白,叫他给你说几句中听的话,帮你出出气也好啊。”
程恪瞪眼横了姚长子一眼。
“就你那到处乱跑的猴儿样,等你来的时候,我们早趴下了。”
姚长子羞赧的挠头,嘿嘿笑了几声。
“以后可不乱跑了,还是跟着云哥好玩。刚才看龙舟,左右也不过就是往年的景象,忒没意思。”
程恪站起身子,隔空拿手指点了点姚长子。
“你呀。”
这厢嬉笑说了,韩硕因为朱琇娘,本还对程恪有许敌意。只是自家本就是单相思,又因为今日程恪仗义相帮,都是年轻人悉性,便有些意气相投,这便与程恪姚长子二人多了些亲近。
程恪笑闹完了,因想起朱琇娘说自家与韩硕家是旧相识。心头想起朱琇娘她爹那神秘莫测的来历,直接问朱琇娘估计不妥,便又想试探韩硕话口。
只是话到嘴边,却犹然不是滋味。何为旧相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么?
这么一想,程恪突然有些不是滋味。
不想,朱琇娘也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心灵神巧。程恪还没发问,她到先接了话来,小声的朝程恪细语:
“昨日韩公子父亲韩大人宴请我爹爹,我随赴而侍。宴中,我与韩公子便有此一面。”
答非所问,程恪“哦”了一声。
嘴上不说什么,心底,却没来由的如释重负,有些欢喜……。
就在此时,冷不丁斜刺里突然冲出一条大船,对着程恪船头咔啦啦就是一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