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第二十章 长沙保卫战(下)

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桂军》最新章节。

陶志国走下城楼时,天已经黑了,又到了饭点的时间,索性他就在三营跟弟兄们一起吃。√本来他对吃这方面就不是很讲究,所以也没有什么惯不惯的。

他们吃饭都是围着成一个圈吗,中间放着一锅的菜,每个人端着一碗饭,其实旁边还有粥,因为拿下长沙城,粮食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所以他们的伙食也是空前的好,不仅有青菜、还有肉,而且最重要的是,陶志国让炊事班熬了几大锅的鸡汤,说是给弟兄们好好补补。

吃着吃着,城外突然传来枪声“报告团长,发现敌人!他们正在快速向长沙城靠拢!”一名士兵跑过来向陶志国报告,这时原本正在吃饭的士兵都已经迅速拿起自己的枪,快速地跑上城楼去。

陶志国也丢下碗筷,尾随士兵回到城门楼上,这个时候完全顾不上吃了多少,饱不饱。

“团长,蒋军来得真快啊!”周先军走过来对着陶志国说,“是啊,我也没想到,原本以为他们还需要一两天呢,看来咱们的守城任务要更加艰难了!不过我估计这只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最多只有一个团。”陶志国看着城外乌漆漆的一片。

......

长沙城外蒋军来的确实是一个团,是中央军的三十一军一师336团,团长叫唐明生,是保定军校毕业的,不过是后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爬到团长的位置,都是实打实的战功升迁!参加的战役不少于100场,算是沙场老将了,只是这一切陶志国并不知晓。

“团长,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长沙城外,是马上发起攻击还是就地休息围城?”一名中校向他的团长唐明生询问道,“先让部队休息一晚吧,明天一早再进行试探性进攻,看看城楼桂军的实力和章法。”唐明生还是很明智的,自己乃疲惫之师,人家以逸待劳,这个眉头可不好触。

“田方玉,你们一营行库一点,做好警戒,虽然桂军不敢出城交战,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到底是沙场经验丰富,多一个心眼总是好的,有时候就是这种心眼往往救了自己。

“是!我安排一个连,向四周派出警戒哨。”一营长田方玉大声地回答道。

“那行,其他人就回去自己的部队,安排弟兄们休息,明天一早吃完早饭就发起攻击!”唐明生顺便把第二天的事情告诉了手下的五个营长。

是的,来的是一个加强团,五个营,兵力达到3000以上,再加上他们是中央军,武器装备普遍很好,弹药充足,这也是老蒋财大气粗的表现,可不是那些地方军可以比拟的。

几个营长都离开了,唐明生还是没有休息的打算,他接到的命令是一到长沙城就发动进攻,而且要在十天之内必须拿下,后面还有自己兄弟部队,三四天后也应该能到达。

双方都没有在晚上交战,就这样又度过了一个安静的夜晚......

陶志国他们早早地就休息了,因为他判断蒋军不会发起攻击,因为对方刚刚赶到,还是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毕竟长沙成城高墙厚。不容易拿下,现在有没有什么飞机大炮,有的只有山炮!

早上,双方都在吃早饭,基本上时间都差不多,早上六点多就起床,七点钟已经吃完早饭,陶志国他们已经在城门楼上备战了。子弹压上,枪上膛,一直瞄着城外,只要看到敌人冒头就开枪!

果然,七点一刻的时候,蒋军就发起了攻击,蒋军的攻击方法很奇特,士兵都是分散的,间隔地很远,但是还是能看出来是一个个小组,三营这边突...突...突...打了一通,蒋军居然没有倒下多少,因为他们一听到陶志国他们开枪就立马卧倒,搞得三营的士兵都不知道该怎么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汉风烈烈起南洋》《仙官有令》【顶点小说网】《我能继承角色天赋》《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娱乐春秋》《洛杉矶之狼》《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唐小说家金玉满唐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倒拔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宋小农民谍战风云录:大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水浒做奸商春枝缠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谍海无名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玄天宗修行记事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清末土司王继兄不善乱世种田日常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臭县令朕怀孕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明末:边军不退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