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
十二月二十四号,二零零七年的平安夜。
也许是自己传统,对平安夜、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并不感冒,还不如过过十二月二十六号,***的诞辰日,那是中国人的耶稣,中国人的圣诞节。
平安夜和圣诞节对传统的中餐店来说没什么影响,尤其是滨海这样开放的旅游城市,这样的节日中餐店不是消费主体,消费主体是歌厅、酒吧、西餐店和旅店。
在二十三号的时候接到郑佳琪的电话,她说第二天会和姜姐到滨海来玩,在滨海过平安夜和圣诞节。对于她俩儿的到来表示欢迎,将近一年没见面,也很想念。
和赵姐跟李艳华来时一个流程,在老店跟前儿给她俩儿定好宾馆,迎接她俩儿的到来。
她俩儿在二十四号中午到了滨海,先是在店里请她俩儿简单的吃了一口,然后把她俩儿送到宾馆。
“现在冬天也没啥玩的地方,要不然领你俩儿出去玩玩了。”我说。
“不用,我俩儿就是给自己放两天假,出来放松放松,顺便看看你,挺长时间没看着你挺想的。”姜姐说。
“店里不忙呀?”我问。
“还行,再忙能咋的,钱又不是一时挣的。”姜姐说。
“那倒是,应该劳逸结合。”我说。
“老大在这咋样?”郑佳琪问。
“还行,挺好的。”我说,然后问:“叶玉荣孩子现在在阜新上学呢?”
姜姐说:“嗯呐,在一小上学呢,学习还挺好的。”
“那她现在和那个男的在一起没?”我问。
“俩人早在一起过上了。”姜姐说。
“那就好。”我说。
听到这个消息确实挺好,心里也放心不少。
“老大,你现在在这还是厨师?”郑佳琪问。
我说:“是,还是厨师。”然后说:“当厨师挺好的,有时间研究菜。”
“你应该当厨师长。”郑佳琪说。
“不当那玩意儿,操心费力地,哪赶当厨师好。”我说。
“钱给到位当厨师也行,省心。”姜姐说。
她俩儿来滨海并不是出来玩,主要是看看滨海的餐饮市场啥样,要是行的话准备在滨海开一家小酒馆。不得不说她俩儿现在是成功人士,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有这个开发市场的意识还是挺好的。我跟她俩儿说滨海的餐饮市场虽然很好,但是不建议她俩儿在这里开小酒馆,因为滨海老百姓对熏味并不感冒,我来将近一年了对此非常了解,滨海人喜欢清淡新鲜,不喜欢大肉油腻,而熏味百分之九十都是肉类,就算做的好不油腻,滨海人也不喜欢,这是个习惯问题。
集团现在三家店面,都没上熏酱菜,对此我问过老郭和杜师傅,他俩说开始开业的时候卖过,但是卖不动,客人不认可,后来就取消了。我也和本地厨师探讨过熏酱菜,他们说熏酱菜确实好吃,但本地人不喜欢,吃一次两次行,时间长了不会总吃,吃不习惯。
“那还不如省城呢。”郑佳琪道。
“在省城开小酒馆行,在滨海不行,饮食习惯不一样,这地方人不认。”我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