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天上,沈溪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绸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足登皂靴,在沈明钧带领下前去拜师。
学塾名开文学馆,位于城中西溪河畔,拥有房舍五间,三十年多前本是沈家产业,沈家衰败后由宁化大地主伊彦谦买下,捐资办学,成为今天的学塾。
开文学馆规矩森严,本来不愿意招收插班生。但因沈家大郎和六郎都在这儿读书,沈明钧苦苦哀求之下,先生终于拧不过答应下来。
沈明钧拜的先生名叫苏云钟,字伯汇,虽然只是秀才,但经他教导出来的学生有不少过了童生试,在地方上颇有名气。
苏云钟年约五十出头,两鬓带着银丝,脸上有着淡淡的皱纹,但目光炯炯有神,显得极为睿智。拜师时他坐在正堂椅子上,头一句不懂的问先生,可见这时候的师道尊严并非简单说说而已。
苏云钟介绍完沈溪,拿起桌上的论语,语气悠长:“今日教给尔等下一段,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尔等先自念几遍,若有不识之字,等先生回来后再与尔细说。”
说完苏云钟起身出门,不用说是往旁边去教另外两班的学生。
等先生背影消失在门背后,屋子里马上就喧闹起来,倒不是学生趁机捣乱,而是刚才苏云钟读得很快且只读了一遍,句子非常生涩学生听不懂,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完整读下来了。
沈溪则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交头接耳,而是默默地把整部论语翻阅一遍。
手上的论语并非全本,而是上论语,也就是论语的前十篇,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前世沈溪教授古汉语,对论语可谓滚瓜烂熟,看到句子便明白什么意思。
再世为人后,沈溪的记忆力显著提高,隐有过目不忘之能,仅是翻阅一遍,这半部论语共十篇便已熟记于心。
就在沈溪翻阅论语的时候,突然一只手伸了过来,把沈溪的书本给重重地按了下去,把沈溪吓了一大跳。抬起头一看,却是刚才走出教室的苏云钟。
见先生折返,刚才还在交头接耳说话的学生全都安静下来,整个课堂内鸦雀无声。
苏云钟大喝一声:“站起来。”
沈溪老老实实站起,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惹得先生生气。
苏云钟教训道:“子曰:温故而知新,尔刚读书,教与尔的圣贤之言不读,却随便翻弄,必心有旁骛,何来作学问之踏实”
沈溪这才知道犯了先生的忌讳,原来学问不到,随便翻弄论语后面的内容都不成。
“伸出手来。”苏云钟严厉地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