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和粗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顺着胡九龄的话,县令大人将小侯爷和顶头上司潘知州狠狠一通夸。后续言辞之露骨,直听得阿瑶接汤碗的手一抖。
“恩?”
陆景渊皱眉,面露不悦。
抚摸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潘成栋忙打住他们,“知行合一,做比说重要。行了,都吃饭。”
众人纷纷举箸,一时间饭桌上只有筷子碰碗的声音。
少了觥筹交错的热闹,有些事就开始鲜明起来。
比如小侯爷帮胡家姑娘甜汤;
比如胡家姑娘爱吃红烧肉,谁再往红烧肉里面伸筷子,小侯爷眼刀便飞过来;
再比如小二询问要不要再上点陈年老酒时,小侯爷直接给否了,现场唯一不能喝酒的可只有胡家姑娘!
陆景渊是个想到什么就必须要做的人,他想要对那丫头好,那敏锐的神经便会关注她的方方面面,然后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让她自如些。有些事他自以为做得隐晦,可他身份注定无论在哪都是人群瞩目的焦点,再小的事也会被注意到。
这不就这会功夫,席间多数人都瞧出了端倪。于是乎在青城属官心目中,胡九龄地位一再提升,几乎就要与他们的顶头上司潘成栋平起平坐。
有了这种认知,他们对胡九龄的态度简直不能再客气,宴会结束后千叮咛万嘱咐。
“青城商会初立,诸多事务千头万绪,若有能用到府衙之处,胡老爷尽管派人来说便是,千万莫要客气。”
虽然这些年胡家孝敬没少送,可官商有别,这些当官的何时对他这么客气过?胡九龄第一次觉得,女儿跟小侯爷关系亲近,也许不是什么坏事。
可这种想法并没持续太久,胡家立足百年并不是靠的钻营、亦不是靠的关系。县衙官员敬着他,固然锦上添花;可跟原先那样,也碍不着胡家什么。
心态放平,他态度不卑不亢,“若有向官府报备之处,胡某定不会有所懈怠,至于其它,胡某在此先行谢过各位大人。”
谦逊的态度让所有人都舒坦,也让县衙属官再次对他刮目相看。
宴席过后胡九龄正式走马上任,虽然名义上是会首,可他并未总揽大权,而是从采桑养蚕、抽丝缫丝、织布印染、绣花制衣等涉及整个丝绸生产流程的方方面面入手组成几大部门,然后选出各方面品行、手艺最让人信服之人,出任各部门管事。而在最大头的青城绸市上,他也早已说好,还是依照老规矩由各家共同商定。
这些是推举会首那三日中他想出来的,心下已将条条框框想清楚,走马上任后只需照着办。找人很简单,而最麻烦的官府报备,态度积极的县衙属官也以与往常截然不同的迅捷给办好。中午刚交接了会首印信,没到晚上初具雏形的青城商会便已经成立。
赶完落下功课,急忙赶过来的阿瑶松一口气,有这么多人在,阿爹定不会太过劳累。
狠狠夸赞了一通阿爹才智后,她从其口中听到了另一则消息。
“女儿也要做管事?”
她能管哪方面?!
胡九龄点头,略显浑浊的苍老眼眸看着生机勃勃的爱女,“阿瑶帮着阿爹,总览这些。”
听到有阿爹在,阿瑶把心放回肚子里,“那女儿不会的地方,阿爹可要多多指教。”
“那是自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