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
就这样,林辰东和李墩儿开始在报国寺古玩街寻找油壶鲁葫芦。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偶然走到一个地摊前,林辰东抬眼发现一只和尚头样式的油壶鲁葫芦。
所谓和尚头,是指葫芦本身的肚子部分,好似个和尚的脑袋,这是“三河刘葫芦”中比较典型的葫芦样式。
葫芦模子可分为“官模子”和民间模子两类。
“官模子”顾名思义,和官窑瓷器一样,出自大内和各府。
而官模子有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花模子”为绝大多数,所谓花模子就是模范内刻有印刻图文。
将这种带有阴刻花纹的模范套在幼小的葫芦上,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
取出后,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以阳文的形式显示出来。
民间的模子有安肃模、三河刘、天津模等等。
而民家模子中的三河刘葫芦,便是蓄虫葫芦的最高端产品。
三河刘葫芦和官模子相反,全部是光素葫芦,所以也就有了“三河刘不花,官模子不素”的说法。
不过这说法只是说对了一半而已,因为官模子也有素面无纹的葫芦,只是当时做的很少,流传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
三河刘葫芦一律光素却是事实。
说起这三河刘葫芦可不得了,清末时期的价格甚至超越了官模子。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宋大宝想要让林浩帮他仿作三河刘葫芦的原因。
三河刘是咸丰年间人士,姓名不详,不过当年老bj第一贩虫名人——赵子臣曾经说过三河刘本名叫“刘显庭”。
当然究竟是不是叫这名字,已经没有办法考证。
三河刘葫芦发声好,这是因为三河刘多“糠胎”,当然这是相对于“瓷胎”而言。
葫芦胎质的“瓷”和“糠”即葫芦胎的“紧密”和“疏松”,冬虫在太过紧密的“瓷胎”葫芦内发声,瓷胎不为所动,音色“紧”而“直”。
而“糠胎”则能与之冬虫在发声时产生共鸣,使得音色“舒”而“松”。
这就是三和刘“糠胎”取胜的地方,因为传闻刘氏种葫芦有一套施肥法,即能让葫芦有一定厚度,还能让葫芦不长的过于充足,以免太过坚实变成瓷胎。
林辰东和李墩儿蹲在地摊前,两人几乎是同时发现了那件和尚头油壶鲁葫芦,也是同时间伸出手。
最终,林辰东收回手,让李墩儿拿起了那只葫芦。
“不错,是个老葫芦。”李墩儿将巴掌大的葫芦拿在手里,看了一眼道。
“眼力不错。”林辰东点点头,别的东西他不敢说,蓄虫葫芦上可是小半个专家级别。
“那是,哥们儿看任何古玩都一眼真,一眼假。”李墩儿朝着林辰东笑了笑,那意思是哥们儿看东西一眼能辨新老。
“这么厉害!”
林辰东笑了笑:“那你说说这只油壶鲁葫芦怎么样?”
“那我哪知道,我只知道这是个上年头的东西,别的我看不出来。”李墩儿的话说的坦荡荡,他的意思很简单,新老能辨,真要说出点什么,他做不到。
林辰东,拿起那只葫芦,打开后往里看了一眼,小声对李墩儿道:“安肃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