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阿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莞尔道,“岐王府除了乔记室,我也不认得旁人。”
乔景为抚悠最后这率真坦荡的理由一笑,当即应道:“事关重大,乔某一定转达大王,不知秦娘子现居何处,若有消息也好告知。”
抚悠起身揖道:“昌乐坊老秦客舍,秦璃静候记室佳音。”
“昌乐坊”乔景喃道,“城南人多杂乱,不如小娘子换个住处。”
“多谢乔记室。”
抚悠笑道,“昌乐坊很好。”
乔景不好强求,拱手道:“承蒙秦娘子信重王府。”
抚悠也笑笑,恭维了一句:“岐王是成大事之人,天下人当信重;乔记室是辅王成大事之人,岐王当信重。”
说完欣赏着乔景被这句恭维话弄得既惊讶、又惶恐的样子,潇洒道:“记室费心,秦璃告辞。”
说罢叉手一礼,扬长而去说没有顽心是假的,有,而且不止一点点。
乔景眉头紧锁:很多话其实只能事后印证,但心里存了那个事的人,总会在事前便有意无意地关注各种预征,岐王他不便置评,但他乔景确有萧何之志可话出自一个小娘子之口,却让其可信度大大降低,乔景有些好笑地想:“若是一个道骨仙风的白须丈人跟我讲这番话,我许更欣喜。”
“但愿”他喟然长叹,“但愿你的眼光比许劭还毒。”
三日后,有休详坊故人拜访,抚悠见乔景满面笑容亲自前来,知是事成,便坐上了他准备的马车,往岐王府去了。想着要见到当初不知出于何种目的赠金退婚的岐王,抚悠心下烦乱,她虽无意于岐王,尴尬却是免不了的。倚在车厢内,心绪隐在垂下的长长睫毛之后,抚悠暗道:“只将自己做秦璃吧。”
北方的冬天总有些乏善可陈,除了常绿的松柏绿竹,山石没了遮盖,出刚健的青灰本色,湖水也从一位盛装丽服、婀娜丰腴的少妇变成了鬓染霜华、衣着淡雅的中年妇人。弘义宫自然不会像洛阳宫,有宫人裁剪出美丽的绢花扎在树上,因而鹰翼一般的青色飞檐张开胸襟自由吐纳着冬的寒冷与孤傲,将每个走近它的人携裹进刚毅凛冽的旋流,令人不由自主地喟叹它的磅礴与壮观。
抚悠所经之处是宫殿前部,进进出出的都是护军府、亲事府、帐内府的护军、长史和各曹判司,另岐王自十岁出阁,便领了尚书令、左右卫大将军,这在伐蜀前只是以亲王身份挂的虚职,但在伐蜀后他便有意渐渐收回实权,因而进出王府的也包括六部两卫之人,只是具体抚悠便分不清了。此时在她眼中也无非文武两类,尤其武人给人印象尤深,那些上过战场的军人们平日走起来也是龙行虎步,迎面卷来一股肃杀。而这些人与乔景问候时,后者不介绍,他们也就当完全没看见她这个陌生人,最多好奇地在她身上很快地扫一眼,走过之后,大步流星,没有一个回头看她第二眼,不由让抚悠佩服岐王府治府、治军甚严。
乔景引抚悠进了一间小殿,殿内布置开阔、简约又实用,冬日里摆上几张小案,上几碗热酪浆,极适合不多的几个人交谈对饮。乔景先请抚悠入座,随后打发了一名婢女去问话,婢女去不久便有一侍卫前来,与乔景、抚悠相互见礼后,那相貌英武的年轻人道:“大王刚打完马球,请客人在殿内稍后。”
又对乔景一揖,“请乔记室先至凌波殿。”
乔景对抚悠道了声“失陪”,便匆匆去了。
“你我们是不是见过”抚悠叫住正待退下的侍卫。
侍卫抬头看她一眼,简洁地否定道:“没有。”
礼貌地躬身退下。
如此异常淡然的回答反让抚悠肯定就是他了。初来长安困窘之时,她曾想找些活做,一次险些被人骗去平康坊,幸好这名侍卫“恰巧”路过,责斥了那人,并嘱咐她“平康坊不是良家子去的地方”。她虽不熟悉长安,可也对“不是良家子去的地方”有些模糊的认识。但他为什么不承认认识她呢抚悠微微瘪起嘴,想:“谁知道他是恰巧路过,还是有人正流连在平康坊内怕是给他家大王遮丑罢哼登徒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