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不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近午时。
赵祯将首相杜衍、副相陈执中、吴育、枢密使贾昌朝、三司使张方平五人召入殿内。
赵祯开门见山地说道:“朕考虑再三,觉得最适合担当此次正旦使的人选为知谏院包拯!”
“啊?”
五位宰执都傻眼了。
这个结果,实在太出人意料。
他们甚至想到了苏良,都没想到会是见谁都板着脸的包拯。
一旁的三司使张方平,更是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
因为他脑海里率先出现的画面是——
辽国国宴上,包拯面无表情地为辽主念诵贺词。
而后的酒宴上,辽人让酒他不喝,辽国歌伎跳舞他不看,甚至包拯在看到辽人有失礼数时,会怒喷辽国臣子。
……
紧接着。
赵祯将苏良所言的“邻国无友,善易被欺,大宋不是夏辽的钱袋子”那套道理讲给了五人。
杜衍五人,都是纵横朝堂几十年的老狐狸了。
这番道理,他们怎能不懂。
他们惊讶的是,官家对辽国的态度向来柔善,而今竟突然变得强硬起来。
杜衍和吴育心中甚喜。
他们心里还是主张对外强硬一些。
贾昌朝和陈执中则甚是不喜,他们不愿再起争端,只想做一辈子的太平官。
至于三司使张方平。
凡是可能会导致花大钱的事情,他皆不喜。
赵祯说完后,贾昌朝便立即出列。
“官家,臣以为不妥。自澶渊之盟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